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嘉峪检测网 2018-12-28 22:34
随着医院医疗设备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大型医院,形成了一个种类繁多、技术复杂的医疗设备体系。各级医院的医疗设备资产都能达到医院总资产的50%左右,大型三甲医院更甚,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1]。针对这样数量庞大的医疗设备,医院需投入越来越多的人力进行医疗设备的管理。高效设备管理才能保障设备的使用效率,发挥医院医疗设备的价值,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这是对医院发展的一种要求,也是医院管理层面的主要管理方向之一。医院在用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部门来说成为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但是医院的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针对这样的情况有效地发现问题并系统性进行管理策略的优化是目前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结合医院自身的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并进行相应的策略研究,能够形成一些切实有效且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措施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部门提供管理依据。
1.主要问题
目前,就医疗设备的管理而言,存在许多管理层面的问题,因为医疗设备的管理除涉及到管理外还包含理工类、计算机类等较为专业复杂的领域,在不同层面进行管理问题的分析还需考虑医疗设备的专业性问题。从管理角度来说主要问题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管理制度
为保障医院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一般医院都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相关的管理制度,但是这些管理制度涵盖的主要生命周期过程及相关的管理内容差异较大。这样的管理制度在应用中很难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状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随意性跟主观性较大。目前的制度很多都倾向于制定院内的办事流程,主要的设备管理内容尤其是大型设备的运行情况及经济效益管理内容还比较缺乏。
1.2 人才缺口较大
在高端医疗设备不断进驻医院的情况下,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及相关维修人员较少,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及技术水平问题成为设备管理发展的难点。医院先进设备的日常维护需要与设备管理维修人员匮乏的矛盾日益显著。深入了解发现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整个社会医疗设备维修人员体系的不断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医院对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是采购入院后的设备的管理维修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②工程技术人员在设备的维修中越来越偏向于管理,实际的维修工作由于人员及技术的问题,越来越少;③ 许多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人员更加倾向于高端的国际医疗设备公司;④医疗设备管理人员承担医院的许多的在用医疗设备管理,在专业培训方面参与不足;⑤医疗设备管理者又要管理还要参与实际的临床维修,对管理者的基本素质要求较高[2]。
综上所述,目前设备管理工作中对专业人才及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还要求相关管理人员有较强的经济及管理意识,对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医院面临专业人才的缺口较大,大大影响了实际的管理工作。
1.3 院内部门职责不明确
目前,医院都设有相关的医疗设备管理部门,但是不同医院对设备管理部门的定义及相关职能差别较大。各位职能科室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职能交叉。有的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部门能够囊括了医疗设备从采购到报废的整个全生命周期,但是部分医院中间因为职能科室的设置后相关工作职责的划分问题,就会存在一定的职能交叉。部分管理内容职责不明确,很容易导致管理混乱、管理重复、缺乏管理力度等问题。在这样的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需投入很大的精力,投入大量的成本去管理且收效甚微。如出现相关责任不清的情况时,各部门还可能进行责任的相互推诿,增加主管部门的负担,降低管理效率。
1.4 缺少专业的信息化管理
医院医疗设备的不断增加,种类的不断增多使得信息化管理成为医疗设备管理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目前无论医院大小都有相关的信息化系统,但是对于医院设备而言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还较少。基本医院的信息化管理都集中在账务方面,技术内容涵盖较多的在用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内容较少。目前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仅仅是医疗设备采购、维修、计量、合同等各方面的记录,还缺少综合的统计分析及管理功能,例如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功能、医疗设备各类设备的综合统计分析功能、远程的设备互联指导操作、实时的设备监控、基础维修的技术保障等。
2.医疗设备管理优化策略
针对上述医疗设备的管理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不断发展,针对性提出如下相关的解决方案。
2.1 完善管理制度
工作中的管理制度应当根据医疗设备的发展及更新情况不断改进[3]。首先需明确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层级问题,在管理体制上建立相应的体系化管理。主要的层级因由主管领导部门、设备科、辅助职能科室、设备使用科室等四个层级。各层级需根据需要明确职能部门的管理体系,针对管理体系明确相关设备管理部门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形成可执行的管理制度并总结形成一套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体系。在这样的管理体系制度的建立中还需深入分析当前设备管理中较为重视或近期较为关注可为医院发展提供决策支撑的管理制度。首先,需要细化设备管理内容,在内容上需更加倾向于管理,将被动维修转化为主动管理,将制度落实到管理中,发挥医疗设备最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其次,针对目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制度的完善,不断优化管理方式,加强制度的约束作用。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管理效果并进行不断优化与改进。一些不适用,可操作性不强的制度要及时修改或废除。最后,在制度的不断改进过程中,要考虑制度的应用时间及范围,确保管理制度在设备管理中的稳定性。
2.2 注重人才培养
目前,根据不同医院的实际情况,需加强人员各方面的培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医疗设备管理能力。首先,院领导需重视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重视技术及管理的双重培养,不断提高技术能力及抓严管理能力。评级及待遇上给予合理的定位,部分优秀人员给予深造机会,让其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增强各项能力,更好地为医院服务,同时也借助这样优质的工作条件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其次,在医院内部也可组织医疗设备管理人员闲暇时间组织各项主动学习与讨论环节,不断丰富知识,同时通过沟通提高自身管理理念,改善医疗设备管理。
随着医疗设备高精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医疗设备管理部门而言故障诊断及维修经验的积累的需求日益淡化[4],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者逐渐转向于管理。因此,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从设备的损坏维修逐渐转向于日常管理。因此专业的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因具备这样的基本理念,逐渐加强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及指导工作,做好预防性维护。这样才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作,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这才是医疗设备管理的重点。
2.3 明确部门职责
首先,对医疗设备管理相关部门在医院内部需有系统的定位,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及职责范围需划分清晰;其次,医疗设备主管部门在出现问题时需进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还需强化配合,建立协同机制,保障医疗设备正常使用;第三,各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开展问题讨论,及时采纳各部门的意见并形成长效机制。第四,针对易出错的管理环节,需及时上报医院主管部门,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并形成解决方案,将其方案记录归档,以便实际管理中随时参考。一般可将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划分为四个部分:①医院主管领导部门:包括院领导、医务科、护理部等,主要是统一进行医疗设备管理并协调各部门意见,提供医疗设备管理相关的有效决策;②医学装备科:主要负责医疗设备的实际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采购、维修、维护、保养等各个环节,是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实施者;③协同管理部门:包括财务科、审计等相关科室,主要协助医疗设备管理的相关工作,同时提供医疗设备管理的监督及指导工作;④使用科室:主要是医疗设备的临床使用科室,主要进行医疗设备的日常操作及管理,保障医疗设备的合理正常使用,随时跟设备管理部门沟通医疗设备使用情况,是体现医疗设备价值的科室。
2.4 重视信息化建设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物联网、各种APP报修平台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实现的契机[5]。信息化作为科学的管理手段,就目前的医疗设备管理状态而言,能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且同时进行成本效益控制。首先,院内需重视信息化建设,需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信息化的建设并鼓励建立较为专业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重点不再是设备账务记录,要包含各项医疗设备统计分析及实时监控功能;其次,医疗设备管理部门需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及其主要的管理要求。建立一个信息化系统必须在管理功能上有实际的管理需求,这样的管理需求不再局限于设备自身,而是需要集成管理,并可以随时根据管理需要进行医疗设备的实时监控及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这样医疗设备管理部门才能根据医疗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设备资源配置。最后,医疗设备使用部门也需及时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监测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合理的设备使用安排,发挥医疗设备最大的经济效益。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随着医院医疗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疗设备种类的不断增加,相关的管理问题会相继出现,因此医疗设备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优化的过程。针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进一步分析总结并不断完善,形成系统的管理策略。这样才能将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最大化。这样的情况对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需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管理理念,最大程度地管理好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其合理应用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率及社会效益。
来源:中国医疗器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