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嘉峪检测网 2021-11-28 21:11
其一
从学科发展来说,药剂学从最初的工业药剂学,扩充到了物理药剂学(物理药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药物动力学与生物药剂学、临床药剂学等等。因此对于从事制剂研究的人员来说,应当具备以下制剂理论吧。
一、 必备的制剂理论
首先,应当熟练掌握的是《药剂学》和《中药制剂学》两本教科书。有人会说,教科书上的东西太基础了太简单了,肯定是不能再熟悉了。其实不然,就是因为太简单了,我们常常忽视其发挥的作用。明明一个简单问题,其在教科书中也有所说明,但是如果没有意识到的话,往往会将问题复杂化。具体的例子一时没有想起来…….总之希望大家经常的温故而知新,多从字里行间中品味吧。
其次,药剂学已经从最初的丸丹膏散历经常规制剂、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透皮制剂、发展到了第五代自调式智能给药系统。所以还需关注的两本书是《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当然还有生物制剂新技术之类的,本人没有接触过,就不再罗列),这两本书涉及到的制剂信息量比较多,可以很好的扩充知识面。
再者,如果数学和物理化学功底比较好的话,建议多看看《物理药学》、《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前者主要是利用物理化学理论来解释制剂方面的问题吧,制剂学理论起源于物理化学吧。参加过近两届的中美药学论坛同行都能体会到,在国外的制剂过程中,对物理药学关注的非常多,而且做的也非常细,值得咱们好好的学习。另外,从事化药制剂的同行都熟悉,口服制剂基本上都要做生物等效性,所以,应当好好学习一下第二本书。
有人说,会药剂的人饭做得也非常好,本人制剂做得一般,烧得小菜还是满不错得,呵呵(自我夸奖)。之所以这么说,有其道理,饭菜烧得好,油盐酱醋要搭配好,那么对于制剂中得油盐酱醋就是辅料了。因此,《药用辅料大全》(已有新版),和《药用辅料手册》两本书要像菜谱一样必备哦,并且要经常查看,不断更新搭配(方能改善口味)。需要说明得是,不要提起某种辅料就只想到是什么剂(填充剂、崩解剂啊),要多想想为什么能做此用途,这就要从其自身得性质来考虑了(如他的结构,分子量,取代度啊等等)。比如提起微粉硅胶,第一印象想到得是助流剂,其可以说是助流剂得经典代表了,其实,微粉硅胶在中药浸膏抗粘、抗湿得应用中也十分广泛的哦。
还有,书籍毕竟是有一定的滞后期,要想了解最新的进展,就要多看期刊文献,专利文献,具体的网站就不罗嗦了,大家都很清楚,需要说明的是,在学校里看文献很便利,工作起来往往难以坚持,更多的时候根据需要才查阅文献。这里的建议是要坚持看外文文献(外文书籍也可以),哪怕一周看一篇也行啊。毕竟我们的制剂水平落后国外一大截,当然,这存在种种客观的原因(如整个工业水平,设备、辅料等等),但是,不要过多的抱怨,谦虚的学习吧,“师之长技以制夷”,总有一天咱们会赶美超日的。
最后,要特别提醒的是,我们是从事的药品研发,不是纯粹的科研,要实实在在的拿出产品,所以药审中心的《技术指导原则》千万不可忽视,并要作为肘后备急要书。
二.制剂技能
前面说了一堆的理论,可谓“纸上谈兵”。做制剂的大忌就是一味的专注于上述理论,专注于文献,而袖手旁观(不动手操作)。药剂学是属于工科,是一门实践型的科学,实践、实践、再实践方能体会到药剂的乐趣。药剂简单说起来就是将原料和辅料一对付(混合),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在某一设备上制出来的产品。所以,下面要说的是试验方面的心得。
首先,是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这些在大学里都接触过,做研究生或博士时又加以强化,因此,大家上手都很快,好多是一看就会。为了避免“眼高手低”,还是要少说多做,从固体制剂的混合、制粒、干燥、压片、装胶囊、包衣到液体制剂浓配、活性炭、粗滤、精滤、灌封、灭菌整个过程都要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比如说,有的人一小时只能灌封100支安剖,而有的仅需要一刻钟,为什么啊?
“无他,维手熟尔。”试验的过程中还要多总结,不同的剂型各有差异,片剂胶囊颗粒是基本,做中药软胶囊滴丸也得掌握,对于中药来说,浸膏、半浸膏、全粉压片各有特色,醇提浸膏与水提浸膏各有千秋,所以要及时归纳总结。
其次,是中试放大,学校里很少能接触到中试。在这里制剂就不能比作做饭了,不能认为简单的由小炒换成了大锅饭。对于做制剂研发的来说,在这方面要谦虚,在此面前“硕士毕业等于零”(没有读博,不敢评论博士)。一定要抛开以前的观念,虚心学习中试。我有幸接触过4个月的中试,最大的感触是从手工作坊进展到了小批量生产,打个比方是“人类从爬行进展到直立行走”。
通过中试,才对设备有了感性的认识,才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什么是总混(槽型混合、V型混合、双锥混合立体混合等)、制粒(湿法、干法、摇摆、一步、喷雾制粒等),干燥(热循环、真空、微波),明白了什么是高效包衣锅(不需要一手拿喷枪一手拿吹风机的),才知道用18冲的压片机压一万片的成品率是很低的,才体会到中药有效成分的转移率也有很多猫腻的,不是那么简单控制的。
单举一真空干燥的例子吧,用试验室的真空干燥时,一般来说将浸膏往蒸发皿里一放,就可以抽真空,有时可走开让其连续的抽,顶多溢出一点料粘在壁上,挂下来仍可以用;用真空干燥箱可就不同了,其大约有3、4平大小,师傅让我在抽的过程中不时的用探照灯盯着,不时的开关真空,就是这样,还是一眼没照顾到,跑料了,满烘箱都是浸膏,整整擦了一个下午,而且还没法用了。
另外,中试过程中对设备有了亲密的接触,不妨在理论上学习一下有关设备的知识,学者按照说明书撰写设备操作SOP,熟悉一下制药工程方面的书籍。
最后,是大生产相关知识,“奋斗10年”在其文中总结了不少。这一方面也是我所欠缺并一直渴望学习而没有机会学到的,所以在此不详细谈,之所以提出来,希望有机会接触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利用好机会学习。通过与大生产人员的接触,最大的感触就是脑子中有了“成本”这一概念。在我们做研究的过程中,考虑更多的往往是如何做出来,不惜使用最好的辅料,这一点本身没有错。但是我想说得是,做出来之后,不要急着定处方,与生产的沟通一下,看看能否改用便宜的辅料。
比如说,我在试验中习惯使用PVP做黏合剂,而且用起来也很顺手,有一次,车间反馈说,所制的颗粒在干燥过程中硬度不够,变成了粉末。原来车间多采用沸腾干燥,而实验室用烘箱干燥,最后换用廉价的淀粉浆一试,效果还不错,双方均接受。对此的体会是,我们研发人员的手边要有一本帐,那就是辅料的价格表,如果每一片节约一分钱,放大后节约成本非常客观,哪怕节约几厘,对车间来说都是好事情。因此,要多快好省的制备产品。
看到这里,有的人会说,上面的都是小儿科,俺一看就会。那么下一步,我认为就是应该扩充知识面了。
三、制剂知识面的扩充
首先,给我们提供原料的是合成、植化的人员,有必要多了解一下原料的理化性质等对我们的处方设计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一点是前面在制备过程中应当具备的,之所以在这里提出来,是想加重一下印象。如《药物制剂化学》、《药物结构与制剂》、《药物的化学稳定性》等方面的书籍浏览一下,遇到问题有这方面的思路。体会比较深的是:要在处方筛选中认真的做影响因素试验,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其结果,另外,多分析一下有关物质的破坏性试验结果,可以更好的了解原料的性质,对处方设计或许有一定的提示。还有,多查阅一下日本或FDA中的说明书,其中,大多都提到使用的辅料,要详细的分析。还是有很大的借鉴。
其次,要学会常规的分析技术,溶出仪,HPLC要熟练使用。并能进行一定的方法学摸索,当然能够做完整的质量标准那就最好了。还有,体内分析,生物等效性对临床人员来说不如咱们制剂的熟悉,如果临床人员不愿做的话,要大胆的接过来做(当然是委托医院),从签订合同、到设计方案、到资料审查、甚至发补也不要怕,都会学到不少的东西。
再者,要学会搭建技术平台。制剂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剂型也很杂,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的都精通,所以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一个方向,深入研究。比如,可以选择缓控释制剂,其包括的内容就不少了,骨架制剂(亲水、疏水、融蚀),膜控制剂,虽然国外技术已经很成熟,在国内来说,产业化这一方面还是有很大空间的。有关缓控释的书籍主要有两本吧《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与开发》(主要是口服缓控释制剂),及《可注射用缓释制剂》(主要是注射缓控释制剂)。
最后,做药的要熟悉药品法规,做医药研发的要熟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依法办事,不要抱有侥幸的心态,不要一味的打“擦边球”,如有精力,还要学习FDA、欧盟的相关法规,毕竟咱们要把自己的产品卖到国际市场上去的,人家做原料药的已经走在咱们前面了,十一五发展指导意。
其二
千山鸟飞绝,年终写总结。
制剂研发这条路不好走,我走了10年,职位上历经制剂研究员,制剂室主任,制剂项目主管,制剂项目经理…,待遇也大约是最开始的五倍,达到了五年翻一番的目标。期间有过多次的彷徨,迷茫,甚至放弃的念头。最终,坚持下来,有自己的因素,也有朋友和领导的帮助。因此,我觉得有必要过来晒一晒自己的这一段,一来对过去做个小结,二来给新战友们提供一点参考。
以下采用时间流水的方式记录,必定枯燥,往下阅读的战友做好心理准备。
前言——药学选择了我,我选择了药剂
从高考开始决定了我的命运,数理化三门中,最弱的就是化学(有分为证,高考的分数分别是130,120,110,零头记不得了),最后考入大学的专业就是药物化学,造物弄人啊。大一是熬过来的,别人上大学都是兴高采烈的,我却一直在挣扎着是否退学重考(要是当时退学,说不定早成一番事业了,后悔ing,呵呵),四大化学中无机,有机都是擦着及格线通过,分析也是,还好是物化课给我打开了另一扇窗,原来还有自己能学的课程,再到后来投入不小的精力过英语四六级,大学生活开始稳定起来。大四的时候,感觉什么都没准备好?就选择了考研,考研时将科目中含有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专业砍掉,好像就剩下药剂和生物。考研时选择药剂的第二个因素,是我的同桌(药学院杨),其经常的在我耳边念叨,考药剂吧,药剂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有趣,其算得上是我的启蒙同桌。第三个因素,非常重要的,药剂老师讲课的时候说,他的一个品种转了80万还是200万,还说沈药的药剂老师个个号称百万,那个时候,本科毕业的工资还不到2000。
2000年,考上了制剂研究生,
当时的水平极烂,有题为证:考试题中有一道,什么是压片机上冲:A上面的冲;B向上运动的冲…….(考“上”的词性?),出来后,还跟同学讨论了呢。怀揣着通过制剂研究发家致富的远大理想,登上了制剂研发的大船。以下是自己的里程碑事件,呵呵。
2001年,发表第一篇制剂文章。
这可是本科做专题的成果,尽管是第三作者,这当年在我们同学中可是为数不多的,感谢指导老师,感谢药大期刊。
2003年,制剂硕士毕业。
这期间有直博的机会,经过再三的考虑,给放弃了。原因之一,硕士期间有了工作的信心;原因之二,博士研究的方向没有了吸引力,发表SCI不是我的兴趣所在,自己也不适合搞太深太难的东西,比如我同学的方向是空间稳定免疫脂质体,我连脂质体都还没弄明白,就别去凑热闹了;原因之三,经济上必须独立了。任何选择都是有利有弊的,当年的这一决定,在后来的职场中也发挥出其弊端(末文再述)。
毕业后进了一家中药为主的企业,当时的想还是:中国加入WTO了,化药肯定干不过外企,做中药或许还有机会。呵呵,幼稚吧。第一份工作的感悟是:重要的不是做中药还是化药,而是结交了一帮好友(不仅有制剂的,分析的,药理的,生产的,还有信息调研的,注册的,临床的,有同事,也有领导),他们都比我早早的升到了部门经理,现在关于研发业务不清楚的地方,随时都可以拿起电话找到想问的。其中,04年结识丁香园,就是信息部同事的推荐。
2005年,升制剂室主任。
其实,并非自己的能力达到了这一层次,而是领导为了防止我跳槽,提前给了一个加薪的机会。但当看到任命通知的时候,还是相当兴奋的,以至于前半宿失眠。这次升职也使我的心浮躁了起来,在以后的工作中没有摆正心态,太把自己当回事,也吃了不小的亏。
暂且将这次提升归结为自己的努力吧。我比较幸运,加班的时候都被领导知道了:比如有一次复印资料复印到凌晨2点,不是资料多,而是当时的复印机没有自动功能,只能一张张印,时间长了还得关掉冷却下,卡纸也是经常的事情。还有,就是做实验加班,个别的同事下班前就将色谱柱冲好了,而我不时的扎针到晚上10点,这个也被领导发现了,还好,没有认定我效率低,而是归结为努力。05年年底的时候抢仿一批品种,连着加班一个月,至今还能回想起饥肠辘辘,面对一晚面条喉咙剧烈的蠕动,恨不得赶快吞下。而夹层蒸汽锅里偶尔咕嘟咕嘟的炖着道地的太和乌鸡,香味飘飘,深呼吸,穿上呼吸道而至下呼吸道,透过肺毛细管入血,到达全身各处…..以内养外,补血养颜(当时没有盐,否则就可以经胃肠道而入了)。幸好还有一个品种的一味药是核桃仁,有几公斤啊,呵呵,你懂的。可杯具是投料的时候,药不够了………
2006年,行业低谷,公司裁员。人心惶惶,虽然我不担心被先裁掉,但我得上报名单,分配任务,每个科室都有名额。而且,裁员是分拨进行的。当时,听余世维的课听多了,说,手里要时刻准备一份裁员名单,感到自己很有魄力,呵呵,殊不知也当了恶人。最后,我把自己给裁了…….
2007年,制剂项目主管。
受当时领导的指点,从关注制剂这个专业,开始关注整个项目,从制剂到分析,到生等,甚至注册申报,补充申请。当时的项目很少,开始了解制剂之外的知识,开始学习项目调研,注册申报。
最艰苦的时段也开始了,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09年…….好多项目终止研发,工资也发得越来越慢。好多同事转了专业。后来领导也有研发转去做质量管理,领导对我不薄,说培养我做QC主管,考虑了再三,被我婉拒了。已经转向注册的同事也帮我推荐注册方面的机会,考虑再三,没舍得放下药剂。后来,在国外的同学也帮我推荐了不少机会,也拿到了两个Offer。后来,也因为其他原因,没能去成(但增添了我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心)。
07年到09年初,煎熬中度过。我坚信行业会好起来,但迷茫的是何时?彷徨的是药剂是否选错了方向,更多的是一种孤独感,担心一个人走到黑。没有理解,而且更多地是怕被别人看不起。那个时候,重新看了一遍〈阿甘正传〉,最感悟的有三点:
其一,那句名言“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on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但我认为职业恰恰相反,“职业 is Not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Must kon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其二,捕虾那一段,不仅是因为我很喜欢吃虾(煎炒炸煮酒泡皆可),我也憧憬着,在暴风雨过后,我的捕虾船还在。
其三,阿甘跑步那一段。奶奶的,等我有了钱,春运的时候不用再去排队买票,我跑步回去。
正如阿甘正传,我的捕虾船来了……..
2009年,制剂项目经理。
导师看我混的比师弟妹们惨多了,就给推荐了现在的岗位。虽然还是做制剂,但是直接向总经理汇报。专业上的提升是其一,更多地是考虑项目的筛选,市场容量,生产线的考虑,竞争优势,再到后来研发部的搭建,人员的招聘,运营磨合…….。
专业方面也逐渐获得了自信,09年经“十二狼”推荐,当了丁香园制剂版版主,过了一段加分很爽的日子,结识了一帮制剂新朋友。其实,在行业低谷期,陪伴我的就是丁香园的战友们。因此,我对丁香园有着一股特殊的依赖。
2010年,专利代理人。
有点偏离制剂的主题。但我觉得跟专利还是挺有缘的,丁香园的第一分,就是专利代理方面的。06年,同学通过了代理人考试,07年年底,一位师妹向我打听考试方面的信息。08年,我再次投入到了考试的队伍当中,自己掏钱报了一个辅导班(那时候还是很拮据的),后来一位朋友把自己的冲刺班也送给了我(感动的哗哗的),也就是在冲刺班,让我奠定了通过的信心。虽然只是一个入门考试,但08年的时候特别希望通过考试,特别需要这样的一个认可。为此,心态有些失衡,最后一科挂了……09年,继续,心态放平了,最后以一分的显著优势侥幸通过。本来想着转行去做代理,后来发现水也很深,还是做制剂吧。
将来的期望——跑步去………
能够让我坚持到现在的两个动力:
一是兴趣,不可否认,我对制剂产生了兴趣。我记得做缓控释的时候,还是手动取样,我乘早晨第一班地铁,从北三环到亦庄,到公司的时间是6.30左右。刚开始门卫都吓一跳,以为我梦游呢。
二是自卑。高中的好友说我写的字透着伤感,其实是一种自卑。自卑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动力,为此我一直蛮努力地。曾经特别信任的,后来发现,在背后竟然将你看的一无是处,甚至还背后划你一刀。“冷漠的人,我谢谢你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采的活”
个人制剂研发发展的客观阻力——无博士学位
曾经有一次快速上升的机会,因为没有博士学位而丧失。因此,当年有战友问是否该读博士的问题,我基本上都强力推荐读,因为,问到这个问题的战友,潜意识里已经有了考博士的念头,要读,而且要在35岁之前拿到学位。不是崇尚学历,而是,有了这个,你的选择余地会更大(个人体会)。我经常对新同事说,现在行业复苏了,没有那三年的低谷,因此,你们的发展速度肯定比我快多了。
给新入行的一点建议:
制剂没有门槛,需要的是
30岁之前快速学习的能力:这个时候无论学什么东西都要当成仅有的一次机会。
30岁之后持续学习的能力:这个时候过目不忘是不大可能的,要坚持。
其三
“能用钱摆平的事情不叫事”,“能用技术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这里没有轻视技术的意思,毕业后一直从事技术,刚开始认为只要技术好,其他的都不重要了,为什么一定要管理呢?因为假如技术不好,管理再好也没有用。但是技术和产品都有生命期,这项技术暂时领先,期限也就5年,而这些产品生命期也不过10年。10年之后呢,吃技术老本是基本不可行了,重新花10年时间积累一项新技术?随着团队人数的增加,面对的事情也越来越杂,能够集中精力去学习新技术的时间越来越少,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已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做实验,逐渐的由实验转向了管理。想想我最初的规划,就是从搞技术,然后慢慢远离技术转向管理,这样也许更有价值。
一、从技术到管理的理论学习
提到管理,首先想到的就是MBA,2011年计划去读MBA,购买了考试书籍,学校定位了北清,去北大听了一次宣讲,觉得自己不适合读MBA,一直以来从事的都是技术方面的工作,还不想脱离自己的专业单从商业层面思考问题。
(1)PMP:2011年底的时候接到项目管理培训的通知,想转换一下思路,就报名参加了PMP培训,2012年3月参加PMP认证,从理论上掌握了一些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技巧,但总感觉理论与实际还是有些距离,如何将管理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
(2)IPEM:为了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选择了北大的IPEM项目。7月份报名, 10月份参加的GCT考试,然后12月份的笔试及面试。2013元旦那天,电话通知被录取,还没来到及高兴,就先高烧起来(年纪大了,经不起考试的折腾)。IPEM的课程内容涵盖研发、生产、注册和质量,在课堂上,迫使自己跳出制剂,甚至跳出研发的氛围去思考,开始感觉比较痛苦,感觉自己一直在爬坡。真真正正的从内心认识到并接受这样的现实,制剂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研发也只是项目中的一部分,要做好一个项目管理者,一定要站在质量的角度上去整体掌控。
(3)EMBA:如果将来具备资格的话,再考虑。
二、从技术到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我从技术转向管理的第一步,在专业上要跳出自己的制剂,尝试着去了解合成、分析、药理毒理、生等以及注册方面的知识,再后来,尝试着进行检索,进行立项调研。
1、摆脱救火队员的角色
我是一名技术人员,而且自认为技术底子还不错,因此在带项目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别人,一开始,几乎没有几个组员能够令我满意。当了多次的救火队员,恨不得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揽过来。逐渐的,我发现是自己管得太多。后来,组员来问我问题,我只有一个回答:你怎么看?他就开始自己找答案。听完后继续问如果照你说的去做的话,时间够不够?仪器够不够?最后的结论是,照你说的去做,有问题我来负责。
2、沟通——顾及技术人员的面子
我作为技术人员是最不喜欢被人家管的。嘴上不说,心里常常想“你凭什么管我”或“你管那么多干什么”。几乎没有人会说“快来管我吧!”。在这种情况之下,管理的重点,在“理”他而不要“管”他。技术人不喜欢你管他,你管他,他很生气;你不理他,他更生气,所以你要理他——要看得起他。技术人员最要面子,就怕别人看得起他。一旦你看不起我,我的日子是最好过了,反正你看不起我,我就混日子给你看。可是一旦你看得起我,我就糟糕了,多少要做一点,即使不能做也要想办法去做好,要不然面子会有问题。
3、作为项目经理要以身作则
对他人要“理”不能管,对自己就要“管”不能“理”。人要管自己,要约束自己,要告诉自己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如遇到项目组员加班,作为项目经理是先行下班还是陪着?如果项目经理每次都先行下班,这个项目的结局不用想也能预测到。
我们曾经给管理人员一项规定,要求每个月请组员吃一次饭,有人就建议,公司应该订立一个制度,不要让项目经理自己花钱了,由公司报销。这样做好不好?结果证明很不好。因为形成制度,员工就会觉得理所应当,而且还会挑剔,认为既然是公司出钱,就应该吃的好一点。后来,我们修改为公司只报50%,因为管理人员和公司的付出同等重要。将来,我希望项目经理就会自掏腰包,买快餐给加班的员工吃。员工如果被感动,吃完快餐后不好意思马上回家,就只好留下来再做一点工作。当然如果某项目组碰上赶进度,加班多的话,公司可以按月私下补助项目经理。
三、从项目的管理到人员的管理
项目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干系人管理,也涉及到人员的管理,但因为项目经理往往有责无权。项目管理中的管理是“管”的比重小,“理”占的比重大。管的只是项目,对人更多的只是沟通调“理”。到了部门管理后,更多是关注人,关注他的需求。
1、关于技术人员的待遇
待遇是首先要考虑的。我们当时考虑的出发点是:对于应届生,工资上我们设定在中等偏上的水平,福利上对应届生提供2年的免费公寓和班车(含早餐);对于成长期的员工,我们增加涨工资的频率或幅度,主要用钱来刺激,把想留的员工定期放到人才市场上评估,保证其待遇不要低于市场评估的20%;对于过了成长期的员工,入职时谈好工资,后续涨工资的幅度或频率低于成长期员工,但会增加项目奖金的额度,鼓励其多拿奖金。
赚一千块钱和赚五千块钱是差的很远的,赚五千块和赚一万块也是差的很远的,赚一万和赚一万五差别就相对小了很多。赚钱有一个临界点,在“满足需要”的这条线之下,一毛钱都很重要,可是过了那条线之后,好像没那么重要了。比如涨工资,你给5000待遇的涨1000块(涨幅20%),他肯定很高兴,而且会卯足劲干活,你给10000待遇的涨2000块(涨幅20%),他一开始也会很高兴,但很快就没了高兴劲,而且会逐渐认为理所应当,状态和以前没有太多差别。
其实,对于多数技术人员,选择一家公司后,很重要的想法是“我在这里能不能学到东西”,“我出去后,人家会不会看不起我”。如果会,那在这里赚再多的钱也没有意思;人家看得起我,就表示这家企业的形象不错。从这个角度说,钱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只能解决问题的一小部分。
2、关于技术人员的日常管理
上文提到,技术人员最不愿被管的,对于制度也是最反感的。公司刚开始没有什么制度,都是口头制度。因为大家都明白,所谓制度管得了员工的身体,却管不住他们的心。比如打卡,通常是针对行政人员的,让研发人员打卡,对其来说就是一种被动,而且打卡就是提醒员工要下班了。如果不打卡,员工或许会忘记下班,他的工作还没有做完,怎么知道下班呢?或者,遇到问题的研发人员,睡觉时都在潜意识考虑问题如何解决。我个人意见是对研发人员不需要打卡,更不要说指纹打卡(这是对研发人员的不尊重)。
关于绩效,更是让研发人员头痛的事情,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如何打分。我也了解了不少公司的绩效只罚不奖,绩效到最后成了阻碍大家积极性的东西。第一本职工作做的好,不可以奖励。这是应该做的工作,如果这个也要奖励,就应该普遍发奖金了;第二尽量多赏少罚,并且由职位低的先赏起,从职位高的先罚起;第三要尊重被奖励人的需求。比如问被奖励的人,说他这次表现很好,公司准备送他价值1000元的奖品,他自己选择想要什么。不能每一次都发钱。
四、从技术到管理中的教训(暂列1、2)
1、没有沟通就做决定
技术人员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我自己就常常喜欢自做主张,不善于沟通。项目管理部告诉我,一部部长说不做A制剂项目了(A原料是一部做的),我当时就想,那就让二部做吧,二部制剂正好做该类剂型。第二天一大早,一部部长就来问我为什么把项目给二部了?…….经了解,一部部长其实想做该项目,但是其想做却又没有明说从而我不知道他真的想做该项目,其二,他想做却又没有明说的原因是项目管理部又压了一个紧急申报的项目使得他虽然想做却又不得不放弃,其三,给二部做这个一部想做却没有明说的项目让他难免有点点不平衡……。事后反思,是我没有沟通,没有理解上述的几层意思,尤其是没了解几层意思背后的意思,在项目调整上,应该把部长和项目管理部叫在一起,问清楚后再做决定。
这里有我管理上的失误,同时也让我回想起当年我刚工作时,也不善于和上级沟通,没有把真实的想法传递出来,当时的总监离开公司的时候说我,大宋,你应该早一点把你的想法告诉我(这样,也许我的机会会更多或者来得更早些)。我还记得当时的想法是把工作干好了再告诉领导,过程中没有沟通,等我做了管理后,发现这样的做法很让管理者着急,相信不少优秀的技术人员都是我这样的想法。
2、应对离职
我个人的观点是:一旦提出离职,就没有必要挽留。我们曾经为挽留一位离职人员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留下来的。后来我分析,你想挽留的员工一定是优秀的,而优秀的员工的离职一定是经过了再三的考虑提出的。除非你在其作出决定之前左右其决定,而不是在其作出决定后改变其决定。最痛苦的是面对左右摇摆的选择,好不容易作出了选择,解决了痛苦,你又把他推到左右摇摆的状态,你留下的也不是以前的他她了。离职也许是心平气和的,也许会因为怨气。即使有怨气,我个人的感觉是,当决定离职的时候,心中的怨气会逐渐淡去的,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岗位带来的喜悦。
一个员工,在离职的最后一个月,离职的喜悦掩饰不住,嘴上说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实际上任何人都看得出来整个人不在状态,甚至动不动就问问这个,你啥时候走啊?问问哪个,我去新单位待遇如何如何?……后来导致了人心惶惶,而且牵扯几名前来实习的也毁了约,有几位尽管留了下来,但能看出其内心也经受了大的波动,不敢保证每位留下的都能恢复元气。其实公司对要离职的员工本来就没有什么期望,能够把工作交接好,大家可以非常顺利的说再见,医药圈子这么小,将来说不定还是朋友。后来分析,由于重用了新人,导致老员工心里不平衡,管理上疏忽了。
招人容易,离职不易……
综上所述,做了管理后,自己的个性在逐渐消失。比如,面对实践中的“PaiMP”,当年我是对“PMP”还是相当鄙视的,而且我所遇到的领导都是干事业的,讨厌那种光会奉承却不干实事的。但当我从事了管理后,听到一句“PMP”的话,我去,第一感觉还是蛮爽的,难倒这就是传说中的“贱”。
来源: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