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及“颜值经济”的不断升温,各类医美产品一直拥有着很高的关注度,射频美容仪便是其中之一。相信业内人士都清楚,自2024年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近日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也正式发布了《射频美容设备注册审查指导原则》,进一步明确了作为第三类医疗器械的射频美容设备注册审查相关要求。
1、原理说明
射频电流具备穿透性,能穿过表皮直达真皮,通过欧姆热效应对真皮加热,因人体真皮的温度相对恒定,一旦出现温升会引起胶原纤维的紧致收缩,同时刺激炎症细胞分泌FGF(一种多肽蛋白,可以进入细胞膜),FGF促使成纤维细胞生成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透明质酸。
欧姆热效应常见的应用场景是暖宝宝,它里面有个电阻阻抗,外面接上电压时会发热。人体皮肤就类似一个电阻阻抗,当外加电压时就会发热。
但是,射频能够抗衰的前提是射频能量可以作用到真皮层,射频能量为什么能作用到真皮层,还需进行进一步分析。
皮肤分为表皮层、真皮层及皮下组织。这其中,真皮层又分为真皮乳头层和真皮网状层。与护肤品类似,穿透能力依然是物理护肤最难的工作,射频能量往下穿透是难度倍增的,穿透到真皮网状层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 频率与作用深度示意图(不同频率的射频美容仪产品)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频率的增加,穿透深度也随之增加。也就是说,射频美容仪电流穿透深度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穿透遇到的阻力越小,穿透深度也越深。
2、皮肤加热模式
前面有提到射频抗衰的前提是射频能量作用到真皮层,所以穿透深度决定了射频护肤有没有效果。根据穿透深度的不同,目前家用射频美容仪有两种工作模式:
体积加热:射频美容仪频率大于4MHz,作用于整个真皮网状层,加热由内而外,热感温和持久,仍然要加上保护措施,防止烫伤肌肤。
面积加热:射频美容仪频率在1~2MHz,作用于表皮层,直接加热表皮,热感剧烈,容易灼热烫伤,必须加上保护措施,防止烫伤肌肤。可采用位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检测电流的方式等多方面保护。
射频护肤是一种施加外界刺激,激活机体自身潜力的美容方法,不是植入护理,不会触发化学反应。
射频美容仪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有天然的博弈,温度高效果明显,但烫伤的风险也急剧上升。解决这一个矛盾需要跳出博弈的圈子,从更高维度去解决问题——提高频率,让射频电流作用到更深层的真皮网状层,实现体积加热,而不是只针对表皮的面积加热。
【总结】:射频美容仪能实现真皮加热而不是表皮灼热,必须频率足够,以期能量作用到真皮网状层,此时射频美容仪的安全性也有保障。
因此,选购射频美容仪时,不能仅仅关注某个产品或品牌的功效报告,我们最重要的是直接比对关键参数即可基本判定。
射频美容仪三大参数
射频美容仪的原理是通过功率转换,将电池(无线)化学能或适配器(有线)电能转化成射频能量。射频能量有3个核心参数:频率、功率、波形,它们决定了射频美容仪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频率
射频美容仪的射频,本身就是指高频率的信号或能量,高到能向空间辐射,射是指辐射,频是指频率。射频是周期能量,表示1秒钟给出多少个这样的周期能量,1MHz就是100万个周期能量,4MHz就是400万。
频率决定射频电流的作用深度,比如1MHz大约能作用到表皮层,2MHz能作用到表皮下层,3MHz则能作用到真皮乳突层,而4MHz可以作用到真皮网状层,比如“热玛吉”一般是4MHz+的频率。
当然这不意味着1MHz就没有作用,首先,表皮真皮会有热传导,其次,射频电流主作用的层次如上文所述,但也有小部分能量逸散到上下层的,持续使用的话自然也是会有一定效果的。
2、功率
在频率足够的前提下,功率就是有效的能量强度;反之,频率不够,功率就是灼热烫伤的罪魁祸首。比如说,某款射频美容仪频率只有1MHz,属于面积加热,功率如果加大,所有热量都集中在表皮层,那么只能产生烫伤和危险,而无法作用到真皮。
射频美容仪是技术含量最高的美容仪,难就难在同时将频率和功率都做高,频率和功率是跷跷板的两端,没有技术突破的支撑,只能是顾一端失一端。
3、波形
波形包含频率和功率这两个信息。但还需要进一步分析,真正产生作用的能量是将这种周期能量用傅里叶级数展开后的基波能量,这个基波能量波形是正弦波。所以我们提到射频美容仪的频率,一定是基波频率,而不是谐波频率。
可能不少人并不理解这段话的意思。看不懂没关系,看下面这句话就行了:射频美容仪的波形,在贴合皮肤后,越靠近正弦波越好。
【总结】:射频美容仪的频率决定发热的位置(穿透的深度),功率决定发热的大小(温度)!
射频美容仪常见概念解析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在射频美容仪产品中经常出现的几个相关概念。
1、射频电极
广义上来说,按电流作用方式区分,可以分为单极射频和双极射频。
可能有些人会有疑问,我们经常看到有产品宣传自己是“多极射频”,怎么分类里没有?事实上,“多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双极”,只是多个“双极”叠加在一起而已。包括点阵射频,也是通过阵列式排布双极射频电极产生电流,也算是广义上的“双极”。
单极射频
单极射频一般应用在医用大型设备中,其频率相对双极(多极)更大,可以达到更深层面,温度也更高,需要冷却技术配合,且需要专业医生操作,确保对能量的控制。
双极射频
双极射频的电流在电极间流通时,是在皮肤这一个界面,没有与空间或大地耦合。绝大部分家用射频美容仪,都是双极射频,射频电流由一个极通过同一个界面到另外一个极。
2、电极片参数
电极片越大越好,这也是现在判断射频美容仪好坏的一个捷径。因为大的电极片分散了射频电流,不会集中在某个点传导电流,很难灼热烫伤,而且护理效率高;而假如电极片小的话,再小的电流也能刺激到神经末梢的热感,却很难产生让真皮层改善的能力,也就是又烫又没效果。
3、凝胶
凝胶在射频美容仪的使用中起润滑和导电的作用,根据涂抹方式分为两种:
① 涂抹于单个电极与皮肤之间
这种方式主要见于医用大型设备(如“热玛吉”),它的两个电极相距较远,一个“操作电极”在脸部涂着凝胶操作,一个“负极板”,负极板上有巴布贴状的凝胶,贴于背部,导电路径为电极→凝胶→皮肤→凝胶→电极。
②涂抹于双电极与皮肤之间
这种方式主要见于家用射频美容仪,家用射频美容仪的两个电极相距较近,都在脸上同步作用,凝胶涂抹于双电极与皮肤之间,导电路径有两条:电极→凝胶→电极,电极→凝胶→皮肤→凝胶→电极。
电极→凝胶→电极这条路径的电流是在皮肤表面发热,与捂热毛巾是一回事,除了觉得烫没有任何效果,所以判断一个射频仪优劣的好方法是,不涂凝胶时使用看看是否发热。
【总结】:家用射频美容仪目前都是双极射频,电极片面积越大越好;多极射频广义上也是双极射频,合理增加电极数量能提高使用效率(可以降低使用时间),但并不能提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