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无菌微生物为何要14天培养?14天内检测出阳性结果的原因有哪些?应该如何进行追溯和排查?

嘉峪检测网        2024-07-11 08:17

无菌微生物检查需要14天的培养期,主要是为了能够确保能检查出一些生长较为缓慢的微生物,以及给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受到损伤而处于亚致死状态的微生物有足够的修复和繁殖时间。具体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受损微生物的恢复和繁殖:无菌产品中的存活微生物可能在生产工艺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处于亚致死状态。它们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修复,才能生长繁殖到肉眼直观可见的程度并被检测出。

 

 抑制性产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对于抑菌类产品中一直被抑制的污染微生物,可能需要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或抑菌性彻底消除后,才能繁殖到可被检测的程度。

 

 生长迟缓微生物的检出:有些微生物本身生长比较迟缓,例如痤疮丙酸杆菌,可能要在培养基中培养12天后才能生长到肉眼可观察的浓度。

 

 以结核杆菌为例,它与其他常见细菌相比,生长代谢缓慢,在自然环境不利的情况下生存能力却很强。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7℃,接种后培养3-4周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另外,布鲁氏菌为胞内寄生菌,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初次分离需5%-10%的 CO₂,生长缓慢,培养2-3天出现菌落,4-5天后菌落直径可达2-3mm。

 

在《中国药典》2020版四部通则1101无菌检查法中规定,接种供试品后的培养基容器分别按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培养不少于14天;接种生物制品供试品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的容器应分成两等份,一份置30〜35℃培养,一份置20〜25℃培养。培养期间应定期观察并记录是否有菌生长。如在加入供试品后或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出现浑浊,培养14天后,不能从外观上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可取该培养液适量转种至同种新鲜培养基中,再培养不少于4天,观察接种的同种新鲜培养基是否再出现浑浊。

 

 培养14天内无菌检查出现阳性结果的原因有哪些?

 

可能有以下原因:

 

1. 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包括原材料引入的污染、生产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生产设备未彻底清洁消毒、操作人员未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等等。

 

2. 包装和储存问题:包装材料本身存在污染、包装密封性不佳导致微生物的侵入、储存条件不当(如温度、湿度不合适)使微生物得以生长繁殖。

 

3. 灭菌不彻底:灭菌工艺存在缺陷,如灭菌参数设置不当、灭菌设备故障等,导致产品未能完全杀灭微生物。

 

4. 检验过程的污染:在样品采集、运输、处理或接种过程中引入了外界微生物。

 

5. 培养基质量问题:培养基的制备、灭菌或储存不当,影响了其营养成分或无菌状态,从而导致错误的阳性结果。

 

6. 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所采用的无菌检查方法可能对某些特殊类型的微生物检测不灵敏,或者存在假阳性的可能性。

 

7. 交叉污染:在实验室中,不同样品之间或与其他已污染物品发生交叉污染。

 

针对无菌微生物培养14天出现阳性结果,应该如何进行追溯和排查?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追溯和排查:

 

 1. 样品信息核实

 

确认样品的来源、批次、采集时间、采集人员和采集方法是否正确记录。

 

检查样品的标识和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2. 生产过程追溯

 

审查原材料的供应商资质、验收记录和检验报告,看是否存在原材料污染的可能性。

 

检查生产设备的清洁和消毒记录,包括设备维护、维修和保养记录,确认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有无可能导致污染的故障。

 

评估生产环境的监测数据,如空气洁净度、温湿度等,查看是否符合无菌生产的要求。

 

回顾操作人员的培训记录和操作过程,是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

 

3. 灭菌工艺核查

 

检查灭菌设备的运行参数、校准记录和维护日志。

 

验证灭菌程序的有效性,包括温度、压力、时间等关键参数是否符合标准。

 

审查灭菌效果的监测数据,如生物指示剂的培养结果。

 

4. 包装和储存环节

 

检查包装材料的质量检验报告和供应商资质。

 

确认包装过程的操作规范执行情况,包装的密封性是否良好。

 

审查产品的储存条件和环境监控记录。

 

5. 检验过程复查

 

检查实验器具的灭菌和消毒记录,确保其无菌状态。

 

复核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和质量控制记录。

 

回顾检验人员的操作流程和技术培训情况,是否存在操作失误。

 

6. 数据和记录审查

 

 全面审查与该批次产品相关的所有生产、质量控制和检验记录,寻找可能的异常或偏差。

 

7. 微生物鉴定

 

 对阳性培养物进行微生物鉴定,确定其种类和来源,以便进一步分析污染途径。

 

8. 风险评估

 

 根据追溯和排查的结果,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9. 采取纠正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纠正措施,如改进生产工艺、加强人员培训、优化设备维护等。

 

10. 预防措施

 

 制定预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的措施,并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

 

 
分享到:

来源:说医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