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其他
嘉峪检测网 2015-09-12 12:01
迈入通关“e时代”
□武 超 浦伊峰 朱向阳
登录账号、扫描二维码、核对货物信息、登记查验结果、现场放行。在江苏太仓口岸集中查验中心,江苏太仓检验检疫局查验人员手持移动终端,一气呵成地结束了对进境集装箱的查验放行工作,前后仅耗时数分钟。目前,太仓局已实现入境非法检货物的即报即放和即验即放——
查验人员通过移动执法终端获取集装箱货物报检信息
自7月份太仓局推行无纸化查验以来,通过手持终端快速完成现场查验、放行等一系列步骤,已成为太仓口岸查验现场的日常一景。新政策实施以来,太仓口岸已有1371批次,共计8814标箱的货物享受到了无纸化通关的便捷高效,货值总计2.64亿美元。
“向科学技术要效益”
2014年,太仓港与上海港务集团成功合作,正式融入上海航运中心,并以“大港口、大物流、大产业”的现代化大港面貌迅速崛起。随着口岸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查验模式在面对世界各地源源不断涌入港口的大批货物时,显得日渐力不从心。“这些年港口的业务量急剧上升。太仓口岸各级监管部门都在关注如何进一步提高口岸效率,提升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我们相信,口岸的现场通关作业效率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谈及推行无纸化通关的初衷时,太仓局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经过广泛调研,太仓局决定探索引入现代化手段,向科学技术要效益,通过太仓电子口岸信息化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管理手段,提升口岸通关速度。经过前期协调和准备,7月7日,太仓局精心选取了两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试点,对其进境空箱以及集装箱装载、或带有木质包装的非法检货物实施无纸化报检和查验。随后,在采集和整改企业反馈意见的基础上,14日,试点范围扩大至所有企业。经过一周的试运行,太仓局于7月21日正式推行了无纸化报检及查验,并计划将适用范围逐步扩大至法检货物。
让通关成为“指尖的运动”
如今,对太仓港代理企业而言,集装箱装非法检货物的申报和查验工作几乎已经简化为“指尖的运动”。
“以前申报一批货物,要在检务大厅和查验中心之间两头跑,光资料就要准备一大叠。现在方便多了,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检验放行,而且省去了纸质报检单据,效率明显提高了。”提起新推行的无纸化通关模式,太仓金港国际贸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员工小罗赞不绝口。
据介绍,在传统查验模式中,一批货物从申报到放行需要经历现场申报、联系查验、现场查验、领取放行通知单等7道程序,至少历时6个至8个小时。即使货物不需要查验,也要2小时以上才能放行。新模式推行以后,企业和代理只需利用太仓港电子口岸系统完成电子申报,系统将自动完成布控、放行等操作,并将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企业。不需要查验的货物将直接打印放行单,并把放行指令传给场站闸口,前后不过5分钟,而这些货物占到了入境非法检货物的80%,口岸的整体通关效率大大提高。即使货物需要查验,也只需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放行。
太仓局局长顾忠盈说:“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完善无纸化查验的机制,一方面把适用范围扩大到法检货物;另一方面也在考虑进一步简化流程,一些信誉好的企业在查验时甚至可以不到现场,直接等待查验结果就行了。”
无纸化通关成效初显
“省钱”、“省事”,是无纸化通关模式推行以后,企业和代理最直观的感受。在太仓港办事处检务大厅,代理们七嘴八舌地数说着通关新模式为自己带来的便利。
“检务大厅和查验中心之间隔着约10分钟的车程,以前一批货物从查验到放行,我至少要来回跑两三趟。现在只要直接去查验场地,省事多了。”
“无纸化通关以后,我们每批货物至少可以省30多元,这还不算人力、物力等隐性成本。原先一批货物至少要附7张单证,现在最多只要一张查验通知单就搞定。还有像计收费工作,原先是每天结算,到了下午集中结账的时候,基本天天排长队,现在按月结算,我们轻松了不少。”以太仓金港国际贸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为例,7月份以来,该公司共报检323批次,直接节约经济成本一万元人民币,并减少了一个人力资源。
对检验检疫一线工作人员而言,“资源优化”、“效能提升”则成为了通关新模式最主要的闪光点。无纸化前,太仓局检务进口审单岗位人均日审纸质单量达100多批;无纸化后,借助集中审单网络系统能对差错报检单自动退单功能,进口审单岗位只要通过集中审单系统就能从实施无纸化报检批的审单中解脱出来,而将时间和精力集中转移到敏感高风险货物的单据审核上,有效提高了对重点货物的监控,同时缓解了检务科人员工作强度。无纸化通关实现了对非法检货物全面有效监管的同时,也使得检验检疫管理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各科室之间业务职能分工更加明确,做到了信息共享,货物通关速度和整体管理效能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据介绍,太仓局还将继续打磨完善无纸化通关模式,在现有基础上改进电子闸口放行模式,引入现代物联网技术,通过安装高清探头和图形识别软件,实现对进出闸口的车辆牌号和集装箱箱号的识别比对,最终达到自动放行的效果,以进一步降低成本、解放人力、提升效率,使现代物流通关“动脉”更加畅通。《中国国门时报》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