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国内外涂料检测方法有什么不同?

嘉峪检测网        2016-07-04 09:50

  涂料半成品和成品一般物理性质的检验这方面的标准包括z洁谣、清油及稀释剂外观和透明度的测定标准,请潦、清油及稀释剂颜色测定标准,涂料比重测定标准,涂料粘度测定标准,涂料细度测定标准,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标准,涂料酸值测定标准,涂料水分测定标准,涂料流平性测定标准和涂料使用量测定标准等。

  我国GB1723-79还规定了涂-1粘度计和落球粘度计,但都是测定条件粘度的。除了目前没有办法换算成绝对粘度外,还有一些问题也得不到解决。

  将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下列几点颇值得研究。(I)取样克数:GB 1725千79对不同类型的涂料规定了不同的取样克数,但按折干计算,取样克数彼此相差不大,而国际标准却规定一律取样2士0.2克。(;豆l烘烤温度z国标对不同种类的涂料规定了八个温度,而国际标准一律规定为105±2℃,播剂能不能全部挥发,值得怀疑。③国标规定烘烤半小时后取出冷却,然后称重,如此周而复始,直到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0.01克为止,而国际标准却机械地规定烘烤三小时,有的涂料洛剂挥发不完,有的涂料则用不着这么一规定来看,国际标准长时间。就此三点统一规定来看,国际标准显然弊多利少,不宜采用。然而ISO 1515-73也有可效法之处,即规定在每次烘烤(不包括第一次〉之前,用搅n棍划破结皮以利溶剂挥发。这一点正好补上了我国标准的漏白,值得采纳。

  ASTM D2369一73规定用注射器取样,使取样误差更小,因而更科学化了。涂膜制备及物理机械性能的检验“➤涂膜-假制备法我国标准GB 1727-79规寇了六种底材和四种制板方法,ISO 1514规定了四种底材

  以及涂捧前对各种底材的预处理方法,没有规定涂装方法。ASTM D823-53 (1970)

  一规定了四种制备均涂膜的方法:①自动喷捧机P②自动浸涂器F e涂膜自动刮涂器F④涂膜机动〈马达带动〉刮涂器。其中①法膜厚与平均膜厚的偏差不得大于1.3微米,②法为3微米。这些方法是否可行,尚待验证。➤涂膜干燥时间测定法涂膜的表干时间测定法,我国国标规定的有棉球法和指触法(GB 1728一79),与ISO 1517一73规定的方法(撤玻璃珠法〉原理差不多,都切实可行。值得研究的是实际干燥时间的测定法,因为涂膜干透与否,直接影响物理-机械性能(例如硬度〉测定的准确性。

  ISO 3678一1976相当于GB 1728-79,它规定用压滤纸法和压棉球法测定实际干燥时间。与GB 1728一79不同之点在于:①国际标准所用的是聚酷脑纱网而不是滤纸和棉球F②纱网上盖着橡皮圆板〈直径22毫米),橡皮圆板的面积相当于我国干燥硅码的底面积的四倍,其上再压上硅码〈重200克、500克或1000克),@压砖码的时间是10分钟而不是30秒。在这样的橡皮圆板上压上800克的醋码,相当于我国检验实干时间的负荷,但作用时间如此之长,看起来一般要求严格一些。

  ASTM D1640对干燥阶段规寇得很详一细,每阶段都有严格的测定方法。共八个干燥阶段:①触指固化,-②不沾尘干F③不发粘干F④触指干,⑤硬干,®透干F⑦干得可再涂漆,@元压痕干。初看起来,这样细分是太繁琐了,但实际上,这还是比较科学的。大家恐怕有这样的经验,用国标测寇干燥时间,从数据上看是实干了,但做物理-机械性能检验时就会发现有的涂膜并没有干透,例如测定附着力时有时就发现涂膜底部发粘。如果用GB1728-79规定的丙法〈刀片法〉测定实干时间,就能看出涂膜到底干透没有。

  有一种能自动测寇涂膜表干和实干时间的仪器(日本产品〉,简单轻便,能减轻检验人员的劳动量,我国能否订为标准,有待研究证明。➤涂膜附着力测定法我国GB 1720-79规定的方法所测出结果,实际上不是真正的附着力,而『是许多力的综合结果,而ISO 2409一72所规定的方法,与GB 1720一79并无原则差异,只是把划圈法改为划格法而已。ISO 4624规定的拉开试验法,是一种测定真正附着力的方法,比较严格。它是测定固定横截面积的试样与底材之间的最小张力强度的。这个张力的方向是与底材垂直的,它的大小就是从底材上把单位面积的涂膜拉掉(而不是从涂膜中间断开〉所使用的力的大小。这种方法第一要使用张力试验机,第二要选择适当的粘结剂把涂膜和上测头粘接起来。所规定的粘结剂有三种,即①氨基丙烯酸醋粘结茄lJ②双组分无榕剂环氧粘结剂F③过氧化物催化聚酣粘结剂。

 

分享到:

来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