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本文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的高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机制干扰,且样品前处理方式较为简单,可同时快速筛选和确证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5中核苷酸。通过实际样品检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9/01/11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本研究使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结合了色谱、质谱两者的优点,具有高速、高效、高分辨、微量检测及分析自动化的性能和技术优势,可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且检出限低、灵敏度高,对于同时测定多种分子量化合物是一种较好的确证方法
2019/09/10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根据本人的几年薄层层析经验,参考药典等国家药品标准和有关文献,将 有代表性的对照品的薄层层实例按展开剂极性排序,并对其规律做一些分析。以下的分析和介绍是总体描述性的,目的是快速、简便地选择展开剂,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如果大家想深入了解展开剂选择的各种理论,请参考其他专著。
2020/11/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初生细胞壁和胞间层,是一类以D-半乳糖醛酸由α-1.4-糖苷键连接组成的酸性杂多糖,除D-半乳糖醛酸外,还含有果糖、D-半乳糖等多达12种的单糖,其具有良好的胶凝化和乳化稳定作用。
2020/12/3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气化室温度设定取决于样品组分的挥发性、沸点及进样量。一般等于或稍高于样品组分的沸点,以保证样品组分瞬间气化,但不要超过沸点50℃以上,以防样品分解。
2021/11/0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如果溶剂选择不当则会产生“溶剂效应”,使我们在定性和定量分析中产生误判,影响分析结果。因此,了解“溶剂效应”产生的原因及掌握避免“溶剂效应”的基本方法对我们分析工作者是十分必要的。今天小析姐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液相分析过程中“溶剂效应”的那些事儿~
2021/12/0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主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例,抛砖引玉谈一下系统适用性中“分离度”这个参数,以期对该参数有一个更为深入的思考和认知,其中的案例也希望能给实际工作一些借鉴。
2022/04/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由于样品组成及其浓度复杂,样品物理形态多变,对离子色谱仪的正常分析测定造成影响,并造成一些故障,影响实验的进行,为了更好地、高效地完成实验任务,本文介绍了一些离子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2022/09/3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是一种选择性强,灵敏度非常高的检测器。在气相色谱仪检测中,ECD只对具有电负性的物质有输出信号,如含S、P、卤素的化合物,金属有机物及含硝基、羰基、共轭双键的化合物;然而对电负性很小的化合物只有很小甚至无输出信号,如烃类化合物等。
2022/12/1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简称气质联用GC-MS)是将气相色谱仪器(GC)与质谱仪(MS)通过适当接口(interface)相结合,借助强大的计算机技术,进行联用分析的技术。下面我们来简单学习一下GC-MS联用关键技术知识点。
2023/02/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