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遗传毒性杂质(Genotoxic Impurities,GTIs),也称基因毒性杂质,是指能引起遗传毒性的杂质,包括致突变杂质和其他类型的非致突变杂质。其中,致突变杂质(Mutagenic Impurities)指在较低水平时也能直接引起DNA损伤,导致DNA突变,从而可能引发癌症的遗传毒性杂质[1],其致突变致癌作用机制目前一般认为是线性机制。
2020/11/2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在药物开发过程中,遗传毒性和致癌性杂质的研究和控制涉及多个学科,例如原料药合成工艺、分析、毒理等。在这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内,警示结构承担了连接工艺质控、分析检测、毒理学评估的纽带作用。
2022/05/3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遗传毒性试验是指,采用哺乳动物或非哺乳动物细胞、细菌、酵母菌、真菌或整体动物测定试验样品是否会引起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畸变以及其他DNA或基因变化的试验。
2023/07/2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主要具体介绍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染色体畸变试验两种体外试验,以及体外小鼠淋巴瘤TK试验和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
2019/11/13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原料药的合成涉及反应物、试剂、溶剂、催化剂和其他加工助剂的使用,因为其中的化学反应和终产物降解,原料药及制剂中会存在杂质。
2022/09/2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在EMA,FDA以及ICH发布的指导原则中均将警示结构作为区分普通杂质和潜在遗传毒性杂质的主要标志。本文就警示结构的起源、发展和识别进行简要论述。
2024/12/0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遗传毒性杂质在很低的浓度下即可诱导基因突变以及染色体的断裂和重排,因而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在缺乏杂质安全性数据支持的情况下,在EMA,FDA以及ICH发布的指导原则中均将警示结构作为区分普通杂质和潜在遗传毒性杂质的主要标志。本文就警示结构的起源、发展和识别进行简要论述。
2022/02/2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生物相容性评价的14个要点
2021/03/3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遗传毒性杂质监管现状并对药物杂质进行了解读。
2023/09/2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对于化学药物,在活性药物成分生产过程中,一些起始物料(Starting Material)、中间体(Intermediate)、试剂(Reagent)和反应副产物(Byproduct)不可避免地作为杂质存在于最终产品中,药物的安全性不仅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毒性情况,也与其所含有的杂质密不可分。
2022/09/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