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热点事件
嘉峪检测网 2018-06-29 10:51
本文简单介绍了世界最前沿的医疗器械的发展动态,从这些发展的动态来寻求未来的医疗器械的检测和研发的可能方向。
微型机器人助力精准医疗
据德国《光谱》杂志报道,德国马普智能系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近日研发了一种微型“机器人”,它能帮助医生把药物输送到人体最需要的部位。这种所谓的机器人其实只是一片4mm长、0.1mm厚的磁性橡胶片,与纳米级的机器人相比虽不属最微小的,但是它能做“潜、游、跑、爬、跳、滚”等各种动作,另一重要特性是它受磁力的无线控制,故要比现有的技术更灵活,能到达体内任何部位。
中国测试实验“超级高铁”,时速可达1500公里
近日,“中国版超级高铁”的模型正在成都搭建。这个由西南交通大学承担的“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将采用高温超导磁悬浮和真空管的技术,有望达到1500公里的时速,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建成并投入试验测试。
科学家获取到新型弯曲光束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英国班戈大学、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近日获取了一种新型人造弯曲光束,学者们称之为“光子钩”。此前,科技界仅知道一种艾里弯曲光束。“光子钩”可以用于显微镜学以获取超高分辨率图像,科学家们表示它可以作为纳米粒子的操纵者并移动它们。
日本发明由碳纳米管制成的柔性可穿戴太赫兹成像仪
近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开发出基于碳纳米管薄膜的柔性太赫兹成像仪,这种成像仪经过微调可以使得太赫兹检测器的性能变得最优。新型太赫兹成像仪是基于化学可调整的半导电的碳纳米管薄膜。研究人员利用一种被称为“离子液体门极化”(liquid ionic gating)的技术(一种调整载流子特性的技术),展示了他们能够对于30微米厚度的碳纳米管薄膜制成的太赫兹检测器性能的相关关键因素进行高度控制。
“基因剪刀”首次在大脑编辑基因:成功减轻实验鼠自闭症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近日用金纳米颗粒运载“基因剪刀”,修改实验鼠脑部的一个自闭症相关基因,成功减少了实验鼠的刻板重复行为。这项新研究是基因剪刀首次成功用于大脑中编辑基因,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的《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
以色列发现艾滋病治疗新途径
以色列理工学院生物系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猫科免疫缺陷病毒(FIV)逆转录酶的三维蛋白质结构,也因此揭示了抵抗这种病毒的机制,为进一步治疗抵抗艾滋病药物奠定了基础。该最新研究发现发表在近期出版的《PLoS Pathogens》杂志上。
微软将数据中心沉入海底
近期,微软公司成功在苏格兰奥克尼群岛附近的海域中投放了一个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由864个服务器组成,这些服务器被装在一个防水容器之内,放置于海面以下36米的地方,可以借由海水的低温来节省冷却费用。同时,这项技术还使用了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来获取电力,以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可以说开启了云存储的新纪元。
电影和人的情绪将可被直接连接起来
杜比实验室的最新人类观影情感反馈研究,已成功将电影和观众的真实感受连接起来。这项研究应用了脑电图检测设备、心率传感器和用以获得热成像信息的测谎仪,通过收集受试者在观看视频片段时的情感反馈,来获取影片中能够影响观众情绪变化的元素。这项技术若被应用在未来的电影制作中,将会有助于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全降解骨修复用高性能镁合金技术取得突破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承担的863计划课题“新型可控降解骨修复用镁合金材料研发(2015AA033603)”通过技术验收。该课题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使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降解骨修复用高性能镁合金材料实现了体内“均匀可控降解”,并实现了规模化的高质量稳定制备生产,开始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实现医用镁合金材料供货。
美国陆军开发新型3D打印混凝土复合材料,可加快建筑施工
美国国防部下属的美国陆军工程兵团近日开发出一种新型混凝土复合材料并已取得专利。该材料由砂、粘土、煤灰粉、硅灰(硅金属合金的副产品)和粘合剂组成,可增加混凝土打印的流动性和减少凝固时间。
来源:自然生物医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