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嘉峪检测网 2019-07-29 16:25
方法名称 |
方法号 |
适用范围 |
方法概要 |
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 |
GB/T 259-88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添加剂、润滑脂、石蜡、地蜡及含蜡组分地水溶性酸或水溶性碱。 |
用蒸馏水或乙醇水溶液抽提试样中地水溶性酸或碱,然后,分别用甲基橙或酚酞指示剂检查抽出液颜色变化情况,或用酸度计测定抽提物地pH值,以判断有无水溶性酸或碱地存在。 |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
GB/T 260-77 ( 88 )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中地水含量,用百分数表示。 |
一定量地试样与无水溶剂混合,进行蒸馏测定其水分含量并以百分数表示。 |
石油产品苯胺点测定法 |
GB/T 262-88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地苯胺点。 |
将规定体积地苯胺和试样置于试管(或U形管)中,并用机械搅拌使其混合物以控制地速度加热直至两相完全混合。然后将混合物在控制速度下冷却,当两相分离时,记录地温度即为苯胺点。 |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
GB/T 264-83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酸值。 |
本方法用沸腾乙醇抽出试样中的酸性成分,然后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进行滴定。 |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
GB/T 265-88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指牛顿液体)的运动粘度。 |
本方法是在某一恒定的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 |
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管式炉法) |
GB/T 387-90 |
本标准适用于硫含量大于0.1%的深色石油产品。 |
试样在空气流中燃烧,用过氧化氢和硫酸溶液将生成的亚硫酸酐吸收,生成的硫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 |
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 |
GB/T 508-85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灰分。 |
用无灰滤纸作引火芯,点燃放在一个适当容器中的试样,使其燃烧到只剩下灰分和残留的碳。 |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
GB/T 510-83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凝点。 |
测定方法是将试样装在规定的试管中,并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度经过1分钟,观察液面是否移动。 |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
GB/T 511-88 |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产品和添加剂。 |
称取一定量的试样,溶于所用的溶剂中,用已恒重的滤器过滤,被留在滤器上的杂质即为机械杂质。 |
方法名称 |
方法号 |
适用范围 |
方法概要 |
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 |
GB/T 259-88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添加剂、润滑脂、石蜡、地蜡及含蜡组分地水溶性酸或水溶性碱。 |
用蒸馏水或乙醇水溶液抽提试样中地水溶性酸或碱,然后,分别用甲基橙或酚酞指示剂检查抽出液颜色变化情况,或用酸度计测定抽提物地pH值,以判断有无水溶性酸或碱地存在。 |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
GB/T 260-77 ( 88 )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中地水含量,用百分数表示。 |
一定量地试样与无水溶剂混合,进行蒸馏测定其水分含量并以百分数表示。 |
石油产品苯胺点测定法 |
GB/T 262-88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地苯胺点。 |
将规定体积地苯胺和试样置于试管(或U形管)中,并用机械搅拌使其混合物以控制地速度加热直至两相完全混合。然后将混合物在控制速度下冷却,当两相分离时,记录地温度即为苯胺点。 |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
GB/T 264-83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酸值。 |
本方法用沸腾乙醇抽出试样中的酸性成分,然后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进行滴定。 |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
GB/T 265-88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指牛顿液体)的运动粘度。 |
本方法是在某一恒定的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 |
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管式炉法) |
GB/T 387-90 |
本标准适用于硫含量大于0.1%的深色石油产品。 |
试样在空气流中燃烧,用过氧化氢和硫酸溶液将生成的亚硫酸酐吸收,生成的硫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 |
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 |
GB/T 508-85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灰分。 |
用无灰滤纸作引火芯,点燃放在一个适当容器中的试样,使其燃烧到只剩下灰分和残留的碳。 |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
GB/T 510-83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凝点。 |
测定方法是将试样装在规定的试管中,并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度经过1分钟,观察液面是否移动。 |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
GB/T 511-88 |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产品和添加剂。 |
称取一定量的试样,溶于所用的溶剂中,用已恒重的滤器过滤,被留在滤器上的杂质即为机械杂质。 |
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 ( 密度计法 ) |
GB/T 1884-2000 |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易流动透明液体的密度,也可使用合适的恒温浴,在高于室温的情况下测定粘稠液体;还能用于不透明液体,读取液体上弯月面与密度计干管相切处读数,并用表1加以修正。 |
使试样处于规定温度,将其倒入温度大致相同的密度计量筒中,将合适的密度计放入已调好温度的试样中,让它静止。当温度达到平衡后,读取密度计刻度读数和试样温度。 |
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硫酸盐灰分测定法 |
GB/T 2433-2001 |
本标准测定硫酸盐灰分的质量分数下限为0.005%。当硫酸盐灰分小于0.02%时,本标准仅适用于只含有无灰添加剂润滑油。 |
点燃试样,并烧至只剩下灰分和碳为止。冷却后用硫酸处理残留物并在775℃下加热,直到碳完全氧化。待灰分冷却后再用硫酸处理,在775℃下加热并恒重,即可算出硫酸盐灰分的质量百分数。 |
石蜡熔点(冷却曲线)测定法 |
GB/T 2539-81 |
本标准适用于石蜡熔点的测定,不适用于微晶蜡和石油脂。 |
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熔化了的石蜡试样,当冷却曲线上第一次出现停滞期温度,即为石蜡的熔点。 |
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比重瓶法) |
GB/T 2540-81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液体或固体石油产品的密度,但不适宜测定高挥发性液体(如液化石油气等)的密度。 |
密度是在温度t℃时单位体积的质量。以克/厘米 3 ,公斤/米 3 单位表示。报告密度时要指明温度,在20℃时的密度称标准密度,用ρ 20 表示。 |
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四球机法) |
GB/T 3142-82 |
本方法适用于在四球极压试验机上评定润滑剂的承载能力。 |
在四球机中四个钢球按等边四面体排列着。上球在1400~1500转/分下旋转。下面三个球用油盒固定在一起,通过杠杆或液压系统由下而上对钢球施加负荷。在试验过程中四个钢球的接触点都浸没在润滑剂中。每次试验时间为10s,试验后测量油盒内任何一个钢球的磨痕直径。按规定的程序反复试验,直到求出代表润滑剂承载能力的评定指标。 |
石油倾点测定法 |
GB/T 3535-83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倾点。 |
试样经预热后,在规定速度下冷却,每间隔3℃检查一次试样的流动性。记录观察到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作为倾点。 |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 |
GB/T 3536-83 |
本方法适用于用克利夫兰开口杯仪器测定产品的闪点和燃点。但不适用于测定燃料油和开口闪点低于79℃的石油产品。 |
把试样装入试验杯至规定的刻线。先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隔,以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横着超过试验杯,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气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闪点。如果需要测定燃点,则要继续进行试验,直到用试验火焰使试样点燃并至少燃烧5秒钟的最低温度,作为燃点。 |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和碱值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 |
GB/T 4945-2002 |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能在甲苯和异丙醇混合溶剂中全溶或几乎全溶的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的酸性或碱性组分,它适用于测定在水中离解常数大于10 -9 酸或碱。 |
测定酸值或碱值时,将试样溶解在含有少量水的甲苯和异丙醇混合溶剂中,使其成为均相体系,在室温下分别用标准的碱或酸的醇溶液滴定。通过加入的对-萘酚苯溶液颜色的变化来指示终点(在酸性溶液中显橙色,在碱性溶液中显暗绿色)。测定强酸值时,用热水抽提试样,用氢氧化钾醇标准溶液滴定抽提的水溶液,以甲基橙为指示剂。 |
石油蜡针入度测定法 |
GB/T 4985-1998 |
本标准适用于针入度值不大于250的石油蜡。 |
将试样熔化,加热到其冻凝点以上17℃,倒入成型器中,在控制条件下,置于空气中冷却,然后用水浴将试样温度控制在试验温度,用针入度计测量其针入度,将针入度计的标准针在100g负荷下刺入试样5s. |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
GB/T 5096-85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航空汽油、喷气燃料、车用汽油、天然汽油火具有雷德蒸气压不大于124千帕斯卡德其他烃类、溶剂油、煤油、柴油、馏分燃料油、润滑油和其他石油产品对铜德腐蚀性程度。 |
把一块已磨光好的铜片浸没在一定量的试样中,并按产品标准要求加热到指定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待试验周期结束时,取出铜片,经洗涤后与腐蚀标准色板进行比较,确定腐蚀级别。 |
化工产品折光率测定法 |
GB 6488-86 |
本标准适用于液体化工产品折光率的测定。 |
光线自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产生折光现象。折光率是指光线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在其它物质中传播速度之比值。 |
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
GB/T 6536-1997 |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汽油(稳定轻烃)、车用汽油、航空汽油、喷气燃料、特殊沸点的溶剂、石脑油、石油溶剂油、煤油、柴油、粗柴油、馏分燃料和相似的石油产品。 |
100mL试样在适合其性质的规定条件下进行蒸馏。系统地观察温度计读数和冷凝液地体积,并根据这些数据,再进行计算和报告结果。 |
发动机表观粘度测定法(冷启动模拟机法) |
GB/T 6538-2000 |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发动机油在剪切应力约为50000~100000Pa,剪切速率为10 5 ~10 4 s -1 的条件下,-5~-30℃的表观粘度。搓搓大范围为500~10000mPa·s。 |
一个电子马达驱动一个与定子紧密配合的转子,在转子和定子的空隙间充满试样,通过调节流过定子的冷却剂流量来维持试验温度,并在靠近定子内壁处测定这一温度。校正转子的转速使之作为粘度的函数。由校正的结果和转子的转速来确定试样的粘度。 |
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 |
GB/T 6540-86 |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各种润滑油、煤油、柴油、石油蜡等石油产品。 |
将试样注入试样容器中,用一个标准光源从0.5~8.0值排列地颜色玻璃圆片进行比较,以相等地色号作为该试样地色号。 |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 ( 电位滴定法 ) |
GB/T 7304-2000 |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能够溶解于甲苯和异丙醇混合溶液的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的酸性组分。 |
试样溶解在含有少量的甲苯异丙醇混合溶液中,以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未滴定剂进行电位滴定,所用的电极对为玻璃指示电极-甘汞参比电极。在手绘或自动绘制的电位-滴定剂量的曲线上仅把明显突跃点作为终点;如果没有明显突跃点,则以相应的新配非水酸性或碱性缓冲溶液的电位值作为滴定终点。 |
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法 |
GB/T 7305-2003 |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石油和合成液的水分离性。 |
在量筒中装入40mL试样和44mL蒸馏水,并在54℃或82℃下搅拌5min,记录乳化液分离所需的时间。静止30min或60min后,如果乳化液没有完全分离,或乳化层没有减少为3mL或更少,则记录此时油层或(或合成液)、水层和乳化层的体积。 |
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 |
GB/T 7325-87 |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润滑脂和润滑油的蒸发损失。 |
把放在蒸发器里的润滑剂试样,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浴中,热空气通过试样表面22h。根据试样失重计算蒸发损失。 |
石油产品皂化值测定法 |
GB/T 8021-2003 |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在试验条件下石油产品(如润滑油、添加剂、传动液等)中可皂化的组分含量。 |
将一定量的试样溶解在适宜的溶剂中,如丁酮(甲基乙基)、二甲苯、溶剂油或他们的混合溶剂中,并与定量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一起加热。过量的碱用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最后计算出皂化值。 |
方法名称 |
方法号 |
适用范围 |
方法概要 |
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定法 |
GB/T 8022-87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中、高粘度润滑油的油和水互相分离的能力。 |
在专用分液漏斗中,加入405毫升试样和45毫升蒸馏水。在82℃温度下以一定的速度搅拌5分钟,静止5小时后测量,并记录从油中分离出来的水的体积、乳化液的体积及油中水的百分数。 |
用过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 |
GB/T 8926-88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用过的润滑油中正戊烷和甲苯不溶物。包括方法A和方法B。 |
方法A 把一份用过的润滑油试样与正戊烷混合,并离心。慢慢地倒出上层油溶液,并用正戊烷洗涤沉淀物两次,干燥,再称重,得到正戊烷不溶物。测甲烷不溶物时,把另一份试样与正戊烷混合,并离心。用正戊烷洗涤沉淀物两次,用甲苯-乙醇溶液洗涤一次,再用甲苯洗涤一次。然后干燥不溶解的物质,并称重,得到甲苯不溶物。方法B 把一份用过地润滑油试样与正戊烷-凝聚剂溶液混合,并离心。用正戊烷洗涤沉淀物两次,干燥,再称重,得到加凝聚剂的正戊烷不溶物。测加凝聚剂的甲烷不溶物时,把另一份试样与正戊烷-凝聚剂溶液混合,并离心。用正戊烷洗涤沉淀物两次,用甲苯-乙醇溶液洗涤一次,再用甲苯洗涤一次。然后干燥不溶解的物质,并称重,得到加凝聚剂的甲苯不溶物。 |
发动机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法 |
GB/T 9171-88 |
本标准适用于预测发动机油在0~-40℃范围内的边界泵送温度。 |
试样在10h内,以非线性程序冷却速率,由80℃冷却到试验温度,恒温16h。然后在旋转粘度计上,逐步酸碱=施加规定的扭矩,观察并测定其转动速度,再计算该温度的屈服应力和表观病毒。 |
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
GB/T 11137-89 |
本标准适用于深色石油产品。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沥青的粘度。 |
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过一个经校准的玻璃毛细管计(逆流粘度计)的时间来确定深色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由测得的运动粘度与其密度的乘积,可得到液体的动力粘度。 |
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试验法 |
GB/T 11143-89 |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加抑制剂的矿物油,特别是汽轮机油在同水混合时对铁部件的防锈能力。本标准也适用于其他油品,例如液压油、循环油以及比水重的液体。 |
将300mL试样和30mL蒸馏水或合成海水混合,把圆柱形的试验钢棒全部浸入在其中,在60℃下进行搅拌。通常试验周期为24h,但是根据合同双方的要求,亦可长可短。试验周期结束后观察试验钢棒锈蚀的痕迹和锈蚀的程度。 |
车用流体润滑剂低温粘度测定法 |
GB/T 111145-89 |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粘度范围为1000~1000000mPa·s的车用流体润滑剂,如齿轮油、液力传动油、工业及汽车液压油。 |
A法-空气冷浴法:将试样放入试验温度的空气冷浴中,恒温16h,然后取出,置于绝热的试管座中。连接心轴和勃氏粘度计,选好转速,测定勃氏粘度。B法-半导体冷浴法:将试样放入试验温度的半导体冷浴中,连接勃氏粘度计和心轴,选好转速,恒温2h后测定试样低温勃氏粘度。 |
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 |
GB/T 12579-2002 |
本标准适用于加或未加用以改善或遏制形成稳定泡沫倾向的添加剂的润滑油。 |
试样在24℃时,用恒定流速的空气吹气5min,然后静止10min。在每个周期结束时,分别测定试样中泡沫的体积。取第二份试样,在93.5℃下进行试验,当泡沫消失后,再在24℃下进行重复试验。 |
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氧化特性测定法 |
GB/T 12581-90 |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汽轮机油,也适用比水密度小的并含有防锈添加剂和抗氧添加剂的其他类型油品,例如循环油和液压油。 |
试样在95℃时,在水和铁、铜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同氧反应,以氧化后油品的酸值达到2.0mgKOH/g时所需要的时间表示其“氧化寿命”。 |
润滑剂极压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 |
GB/T 12583-98 |
本标准适用于润滑剂。 |
四球机的一个顶球,在施加负荷的条件下对着油盒内的三个静止球旋转。油盒内的试样浸没三个试验钢球。主轴转速为1760r/min±40r/min。试验温度为18~35℃。按本标准的规定逐级加负荷,做一系列的10s试验直至发生烧结。烧结点以前做十次试验。如果最大无卡咬负荷和烧结点之间的试验不足十次。且最大无卡咬负荷之前的磨痕直径是在不大于相应补偿线上磨痕直径的5%范围内(图1AB部分),则这部分的是由于亚不必去做,其校正负荷可查表3得到,这时可假定最大无卡咬负荷及其以前所产生的磨痕直径与补偿直径相等,总的推测到十次试验即可。上述假定的磨痕直径见表1。最大无卡咬负荷和烧结点的曲线见图1。 |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 ( 微量法 ) |
GB/T 17144-1997 |
本标准石油产品。其测定残炭的范围是0.10%~30.0%。 |
将已称重的试样放入一个样品管中,在惰性气体(氮气)气氛中,按规定的温度中程序升温,将其加热到500℃,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易挥发性物质由氮气带走,留下的碳质型残渣以占原样品的百分数报告微量残炭值。 |
使用过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 , 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
GB/T 17476-1998 |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油溶性金属。 |
将一份经过准确称量的充分均匀的试样,以10倍质量的混合二甲苯或其他溶剂进行稀释,再以同样的方式制备标准溶液。为了补偿各种试样因导入效应而引起的误差,选择一种内标元素加入试样溶液中(内标法可选择使用)。用自由吸入或蠕动泵将试样溶液导入ICP仪器装置进行测量。通过比较试样溶液与标准溶液的发射强度,计算试样溶液中被测元素的浓度。 |
车辆齿轮油成沟点测定法 |
SH/T 0030-90 |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车辆齿轮油的低温流动性。 |
装有试样的容器,在试验温度下存放18h,然后用钢片将试样刮一条沟,观察试样在10s之内是否流回并完全覆盖容器底部来判断试样的成沟特性。 |
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 ( 诺亚克法 ) |
SH/T 0059-1996 |
本标准适用于润滑油和润滑油基础油。 |
试样浴蒸发损失测定仪中,在250℃和恒定的压力下加热1h,蒸发出的油蒸气由空气携带出去。根据加热前后试样质量之差测定试样的蒸发损失。 |
防锈油脂盐雾试验法 |
SH/T 0081-91(2000) |
本标准适用于防锈油脂。 |
涂覆试样的试片,置于规定试验条件的盐雾试验箱内,经按产品规格要求的试验时间后,评定试片的锈蚀度。 |
含聚合物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柴油喷嘴法) |
SH/T 0103-92 |
本标准适用于含聚合物的油。 |
含聚合物油在一定的剪切速率下,通过柴油喷嘴剪切安定性试验仪的柴油喷嘴,促使其中剪切安定性较差的聚合物分子解聚,降低了试样的运动粘度,以报告试样初始100℃运动粘度的下降粘度的下降百分率来衡量含聚合物的剪切安定性。 |
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特性测定法 |
SH/T 0124-2000 |
本标准适用于含抗氧剂的矿物汽轮机油抗氧化能力的测定,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油品,如液压系统用油。 |
将装有试样(试样中已加入油溶性环烷酸铁、环烷酸铜催化剂)的氧化管放入温度为120℃的加热浴中通氧164h,试样结束后测定挥发性酸值、可溶性酸值及油泥含量。如需测定挥发性酸逸出速率达到显著增加的时间(诱导期),可每日测定挥发性酸值,绘制酸值-时间曲线来确定。 |
石油产品中碱性氮测定法 |
SH/T 0162-92 |
本标准适用于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浅色石油产品。 |
将试样溶于苯-冰乙醇混合溶剂中,以甲基紫或结晶紫为指示剂,用高氯酸-冰乙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试样中的碱性氮,至溶液由紫变蓝。根据消耗的高氯酸-冰乙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试样中碱性氮含量。 |
高沸点范围石油产品高真空蒸馏测定法 |
SH/T 0165-92 |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蜡油和润滑油等高沸点范围石油产品。 |
将100mL石油倒入装有瓷片的干净分馏瓶中,记录试样的温度。安装好温度计及仪器。受器量筒放入盛水的稿型烧杯中,使水温与装入试样时的温度之差不大于3℃。启动真空泵,保证整个系统不漏气。调节放空阀,使残压达到测定要求。加热,暗本标准及试样技术要求,记录温度和流出百分数,并记录残压及时间,要求蒸馏中残压波动不超过0.5mmHg.最后按常减压温度换算图,换算为常压的流程温度。 |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 ( 电炉法 ) |
SH/T 0170-92 |
本标准适用于润滑油、重质液体燃料或其他石油产品。 |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用电炉来加热蒸发润滑油、重质液体燃料或其他石油产品的试样,并测定燃烧后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残炭)的质量百分数。 |
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 |
SH/T 0189-92 |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润滑油的抗磨损性能。 |
三个直径为12.7mm的钢球被夹紧在一油盒中,并被试油覆盖,另一个同一直径的钢球置于三球顶部,受147N(15kgf)力作用,成为“三点接触”。当试油达到一定温度后(75±2℃)顶球在一定转速下旋转60min,试油抗磨损性能通过下面三个球的磨斑直径的平均值来评价。 |
润滑油老化特性测定法 |
SH/T 0192-92 |
本标准适用于在测定过程中蒸发损失不大于15%含金属和非金属添加剂的石油基润滑油;也适用于含有抗氧化添加剂和有灰清净分散剂类型的润滑油。 |
在200℃温度下,将空气两次通入试样使之老化,每次6h。按GB/T 268测定老化前、后试样残炭,以及残炭增值表示润滑油的老化特性。 |
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旋转氧弹法) |
SH/T 0193-92 |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具有相同组成的(基础油和添加剂)新的和使用中汽轮机油的氧化安定性。 |
将试样、蒸馏水和铜催化剂线圈一起放到一个带盖的玻璃盛样器内,然后把它放进装有压力表的氧弹中。氧弹在室温下充入620kPa压力的氧气,放入规定温度的油浴中。氧弹与水平面成30°角,以100r/min的速度轴向旋转。当达到规定的压力降时;停止试验。记录试验时间,根据氧弹试验时间以分钟(min)表示,作为试样的氧化安定性。 |
含聚合物润滑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齿轮机法) |
SH/T 0200-92 |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含聚合物齿轮油、液压油和内燃机油的剪切安定性。 |
将一定量的试样加入试验齿轮箱内,在规定的温度、载荷、转速下,运转一定的时间。根据试样在试样过程中受到机械剪切作用所引起的永久性粘度损失,来评价试样的剪切安定性。 |
变压器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
SH/T 0206-92 |
本标准适用于变压器油。 |
在有铜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25g试样置于一定温度的油浴中,通入氧气,连续氧化164h后,测定其生成的沉淀物质量和酸值,并以沉淀物含量和酸值来表示油品的氧化安定性。 |
液压油热稳定性测定法 |
SH/T 0209-92 |
本标准适用于以矿物油、合成油为基础油的各种液压油。 |
试样在铜棒和钢棒催化剂存在下,于135℃维持168h。通过对热试验前后试样、铜棒、钢棒的分析测定,从而评定试样的热稳定性。 |
液压油过滤性试验法 |
SH/T 0210-92 |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基和合成型各类液压油。 |
200mL试样在规定的过滤设备中,于18~24℃,86658Pa(650mmHg)真空度时进行试验,滤出75mL试样所需的时间(s)为无水试样的过滤性。另取200mL含2%水的试样在相同条件下试验,其试验结果为含水试样的过滤性。 |
热处理油热氧化安定性能测定法 |
SH/T 0219-92 |
本标准适用于热处理油。 |
在铁和铜催化剂存在下,向试样中通入干燥空气,在165℃的温度下,连续氧化24h后,测定试样在氧化前后的运动粘度和残炭,用粘度比和残炭增加值来判断热处理油的氧化程度。 |
来源:杰鸿老彭润滑技术服务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