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次出差,车站人头涌动,熙熙攘攘,久违的,鲜活的,旺盛的,雀跃的市场回来了!今年是IVD的关键一年,辞旧换新,新陈代谢,新贵和旧钱的相互交织。
开启新年第一个关键词:抢。
随着大规模PCR实验室的闲置,大批的PCR项目开始抢占登陆滩头。
过去几年积压的大量新项目需求,在今年年初开始迎来井喷,其中以呼吸道病毒检测项目,最受欢迎。这些项目目前在中等级别以上医院存在大量的空白市场,在今年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切入点。叫了几年的千亿市场,在今年才稍微显示出一点十亿市场的苗头来。
过去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的医院基本处于巨额亏损状态,今年一切恢复如初,医院急需新的收费项目,弥补亏空,医院端新项目需求强劲;从产品端,过去几年,呼吸道相关的产品,显示出非常强的应用价值,且该品类由于检测频次和人群因素,显示出极大的市场容量,有证厂家早已经对该市场垂涎三尺。一个有需求,一个有产品,可以预见的是,今年该品类会显示出极强爆发力。目前市面上有证的产品会迎来业绩大发展。
更有意思的是,呼吸道多重核酸检测,有可能会真正迎来重量级的玩家,有可能重建被某安爆锤的分子检测生态。是的!分子POCT要来了。目前铁牛知道至少两个厂家宣传2月底要拿到呼吸道病毒检测小panel的注册证。铁牛目前最关注的是分子poct的价格体系,合理的价格体系通常意味着较好的卡盒成本控制,合适的使用场景通常能够为分子poct带来真正的曙光。
新年第二个关键词:出海
被迪拜展会霸屏了!170多家国内IVD厂家出海参展,应该是我印象里面,国内厂商最多的一届。去年的德国展会,这个数字还是130余家。出海,征战海外市场,是IVD公司国际化的第一步。出海是公司扩大的最优解,也是不得不走的一步。
国内的集采,对于IVD企业红海市场是一个巨大冲击。按照目前的降价幅度,即使市场份额扩大一倍,总销售额还是要萎缩30%。所以,IVD企业的星辰大海就是在海外。再细点说,IVD企业的主要营收盘,应当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美国,西欧和日本。特别是美国,按照现行的美国医疗体系,高敏乙肝就应该卖个200美金一人份。
出海对于国内厂商而言,未来或者现在一定是一个必修课。这个过程也许非常痛苦,需要重新识别市场需求,甄别市场风险,在符合当地民俗和法规的情况下,销售产品。这个出海的持续周期不会短,当新生事务开始成长,它就像一颗种子开始发芽,随着时间生长,最终开满鲜花,遍布天涯。只有国内有企业打通一条海外的通道,按照目前的人员流动来讲,很快就会出现批量复制市场路径的事情。最终国内的厂商会从国内的厮杀升级到海外的竞合状态。
新年第三个关键词:OTC
目前OTC的发展热度,已经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了,从目前来看,无论是新冠相关企业,还是传统IVD胶体金企业都在组建IVD的OTC团队。我个人认为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刺激:一个是诺辉发布的财报,区区HP抗原能做两个亿,二是新冠抗原的检测打开了自检大门,相比专业用户,普通人群无论从人群基数还是检测消费能力来看,都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本着先来吃肉,后来喝汤的原则,短期内,IVD行业大批的从业人员涌向到OTC端口,会造成非OTC端的人才需求短缺。
但是目前OTC端的销售还是存在比较多的风险点:
首先,商业模式不确定,过往那种按部就班的分销模式,在OTC端有可能不适用。OTC端的商业模式有可能偏向于电商带货向,但是众所周知,IVD产品具有专业性,如何在带货和专业之间保持平衡,就要看各家手段。
其次存在打擦边球风险,目前国内获批的IVD筛查自检产品仅有5种。其他品类的产品如何在灰区之间生存,监管部门如何看待此类产品,还是存疑。
最后,OTC产品的市场人群定位,也是问题,过去IVD行业的产品,人群定位是确定的,有着明确的适用人群,有着明确的临床处方特征。但是从OTC的角度来讲,购买者和消费者极大可能不是一个群体,OTC的产品礼品化,甚至高端化,存在很多可能性。需要在前期积累销售的过程当中,针对每一个单品识别出真正付费的人群,以及人群真正背后购买的真正动机。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观察的市场,前景广阔,市场初步萌芽。铁牛准备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各家的推广思路和打法,这个混沌时期,有人剑走偏锋,有人守正出奇,究竟谁将淌出血路,市场终究会用钞票说话,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