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嘉峪检测网 2023-05-12 13:34
射频美容设备是指利用特定频率的射频电流(通常为200kHz以上)或电场(通常为13.56或40.68MHz)等电能作用于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以实现治疗皮肤松弛、减轻皮肤皱纹、收缩毛孔、紧致/提升皮肤组织,或者治疗痤疮、瘢痕,或者减少脂肪(脂肪软化或分解)等作用的产品。包括立式/台式(大型)设备(通常以网电源供电方式运行),也包括手持式(小型)设备(通常以内部电源方式运行)。
本文不适用于在整形美容领域使用的高频手术设备。该类产品虽然同样是利用高频电流作用于人体,但实现的是切割凝血效果,与射频美容设备作用机理不同。
射频美容设备,按照国家药监局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的要求,分类编码为09-07-02,按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
一、射频美容设备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1、常见的射频美容设备和治疗附件如图1-4所示。
图1 射频美容设备示意图
图2 射频电极示意图
图3 点阵/微针射频电极示意图
图4 手持式射频美容设备示意图
2、射频美容设备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划分电流作用和电场作用两种。电流作用方式可分为单极和双极(含多极),其中单极射频需配合中性电极使用。电场作用通常采用较高的工作频率,以单极方式或双极使用,单极方式可不使用中性电极。
射频美容设备按照使用的治疗电极可以分为常规、点阵、微针几种。常规电极通常为无创使用方式,治疗电极的接触面积较大,利用低密度电流或电场对一定区域内的组织进行均匀加热。点阵电极通常采用剥脱治疗方式,治疗电极设计为多个细小的接触点,利用局部高密度电流对皮肤微小区域进行损伤性加热,使皮肤表面产生剥脱进而诱导自身修复,以实现治疗目的。微针电极在点阵电极的阵列基础上,将用于体表的导电电极变更为可深入皮下组织的微针电极,从而使得能量直接作用于更深层次部位(如真皮层),从而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明确各个工作模式的治疗参数,注意需区分配合不同治疗附件和不同用途时的参数差异。明确参数调节范围,并明确调节该参数对于临床使用效果所起到的意义。
明确设备具有的其他功能(如涉及),例如:阻抗监测、温度监测、负压吸引、冷却等。
二、射频美容设备的主要风险及不良反应
1、根据GB/T 42062的有关要求,射频美容设备主要风险点见表1。
表1 射频美容设备主要风险点
主要风险点 |
可能产生的危害 |
能量风险 |
射频能量泄露或意外的电能路径作用引起灼伤 |
非预期的能量输出引起灼伤 |
|
冷却功能不足,导致烫伤 |
|
冷却剂量过度,导致皮肤温度过低造成冻伤 |
|
中性电极接触不良或脱落,导致回路部位烫伤 |
|
电磁兼容风险 |
输出能量形成电磁场干扰,导致附近的医疗器械或电子设备受到影响 |
输出能量形成电流干扰,导致公共电网受到影响 |
|
软件风险 |
输出控制失效,导致能量输出过多造成热损伤 |
温度监控失效,导致组织超温造成热损伤 |
|
机械风险 |
微针电极断裂造成患者上伤害 |
微针尺寸伸出过长,导致非预期部位受到伤害 |
|
生物学风险 |
治疗电极材料生物相容性差,导致治疗部位致敏 |
使用风险 |
能量调整不合适,导致烫伤 |
使用方式不当,单一部位停留过长导致局部温升过高,引起烫伤 |
|
存放环境不当,导致设备受潮或漏电,进而引发患者伤害 |
|
非专业用户使用,错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或使用者伤害 |
2、常见患者伤害和不良反应
射频美容设备的不良事件多数是暂时的、一过性的,但也存在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情况。严重不良事件常与治疗参数设置过高、使用设备和(或)治疗头不当等有关。产品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
(1)疼痛,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但是疼痛在一定程度内与疗效成正比;调整治疗等级或停止治疗后即可缓解。
(2)一过性红斑,大部分24小时内消退。
(3)水肿,治疗后即刻即可出现,一般1-3天可自行消退。
(4)Ⅱ度烧伤,治疗后可观察到持续性红斑,形状大小与治疗头接触区域近似,之后出现清晰的结痂或小水疱,初始治疗后6-7天消退。
(5)一过性皮肤凹陷,罕见。皮肤较薄区域更容易出现,由于治疗能量过高,脉冲重复叠加,深层组织过度加热导致脂肪萎缩和纤维间隔的过度收缩。一般1-3个月可自行恢复。
(6)脂肪坏死和脂肪萎缩非常罕见,可能是由于在局部过度操作而产生的脂肪液化变性。
(7)一过性色素沉着,偶见于点阵射频,与操作能量、密度有关。
(8)少见有皮下结节、血肿。一般治疗过程中能量密度设置过大、未及时增加适当的冷凝胶等引起。
(9)少见有治疗区域皮肤麻木,一般沿着神经分布,可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10)偶见瘢痕形成,多因治疗头接触不完全引起,也可因水疱发生后处理不当所致。
三、射频美容设备性能研究实验要求
1、性能研究
应当开展产品性能研究,明确产品技术要求,包括功能性、安全性指标(如电气安全与电磁兼容、辐射安全)的确定依据,所采用的标准或方法、采用的原因及理论基础。指标的确定考虑实际临床应用出发点,以及相关指标和临床使用的关联性。
2、作用机理研究
应开展产品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基于产品实际工作原理和预期治疗部位,明确电能对人体组织的作用方式和能量分布方式。
射频美容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电流或电场能量对人体组织产生的热效应来实现预期治疗目的。
用于皮肤和瘢痕治疗的机理主要是利用电能所产生的热效应作用于真皮层或皮下组织,引起胶原细胞受热收缩出现可逆的热损伤,诱发皮肤启动自身的修复机制,从而引起新的胶原纤维合成和胶原重塑。同时可能还包括瘢痕(痤疮)周围炎性区域的减轻和抗炎作用。
减少脂肪的机理主要是利用电能所产生的热效应作用于皮下脂肪层,使得脂肪细胞受热增透直至细胞凋亡,细胞内容物流入到细胞间质中,进而通过循环代谢进入血液并排除体外。注意,射频能量对脂肪的作用包含两种不同程度的效果:如果能够通过射频能量作用于脂肪细胞,使得部分细胞达到凋亡坏死的程度,实现治疗区域脂肪细胞数量减少,通常被认为能够实现减脂作用;如果在能量作用下脂肪细胞未达到凋亡坏死的程度,仅能通过细胞膜增透来实现减小脂肪体积而细胞数量不变,通常被认为只是暂时性的局部外观改善。
对于采用电流方式治疗的设备,应明确电流所能穿透的组织深度以及所对应的组织层次,明确不同深度不同层次的理论电流密度。对于采用电场方式治疗的设备,应明确电场分布模型和所能覆盖的组织深度,明确不同组织的能量吸收程度。
以上研究可结合理论研究、仿真研究、模型研究等方式一并开展。可采用计算机仿真或模型研究方式。
开发人可采用前代产品的相关研究内容,作为产品机理研究的参考和借鉴。如果采用了其他产品的研究内容,应当明确可代表产品或可支持产品研究的相关依据。
3、量效关系和能量安全研究
射频美容设备的核心原理为人体组织热效应,因此能量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组织温度开展。应针对每个不同的工作模式和对应的应用部位进行验证。
射频美容设备的治疗有效性与能量强度存在直接的关联性,能量越高有效性越明显,但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基于产品预期用途和风险受益情况,其不同能量水平下的有效性主要通过临床评价来证实,非临床评价更多是针对能量的安全性,因此针对特定的工作模式和应用部位,能量研究应重点针对最大输出能量参数下的安全性进行验证。
(1)温度梯度研究:此类产品通常采用无创或微创方式进行治疗,通常仅在表皮进行温度检测,难以有效感知深层次组织的温度,因此需明确不同深度、不同种类组织(如皮肤、筋膜、肌肉、脂肪等)的温度梯度模型,以确保在治疗过程中深层组织不会受到非预期的热损伤。可选择离体组织试验、活体动物试验等方式开展上述研究(应选择与实际临床应用部位一致、且组织特性与人体组织接近的试验对象),在输出能量的同时采用介入测温装置对不同深度的皮下组织进行测温,可同时结合红外热像等测温装置一并测量,构建在相应治疗情形下的温度梯度模型。基于所构建的温度梯度模型,找出整个能量扩散范围内最高温度的分布位置,并明确最高温位点和温度检测位点之间的关联性。
(2)热累积研究:如果治疗过程中同一部位无法耐受长时间连续治疗,必须采用往复移动方式进行治疗。应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组织在热效应下的温升速度和热累积安全性限值进行试验,以确认单一治疗部位所能耐受的最大治疗时长。应明确可接受的安全性标准,并明确相关设定依据。开展相关部位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认在相应能量下组织形态学是否发生了改变、坏死。
注意如果设备可采用不同的冷却状态(如可以选择性开启、冷却强度档位可调等),上述研究应当在最不利的冷却状态下开展。
对于采用点阵或微针方式进行治疗的美容设备,应在前述温度梯度和热累积研究基础上,重点考虑电极点的热损伤程度。应基于活体动物模型开展组织损伤和修复模型的相关研究,在不同时间点对点阵或微针尖端位置的损伤程度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修复情况,以确认治疗部位和非预期部位的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凝固坏死、吸收等情况。基于产品预期治疗部位,给出损伤区域的可接受范围,并明确相关依据。必要时,可考虑和已上市同类产品进行对照研究。
对于预期用于减脂的美容设备,应在前述温度梯度和热累积研究基础上增加关于脂肪代谢模型的相关研究。应基于活体动物模型开展相关的脂肪受热、溶出、凋亡和循环代谢的相关研究,对动物相应部位进行射频能量治疗后,在不同时间点观察皮下脂肪细胞形态学改变(病理检查)和动物血液生化相关指标变化(血脂等),以确认产品可实现所宣称的对于减少脂肪的效果,同时代谢相关功能处于可接受的安全范围内。
4、软件研究
射频美容设备软件通常作为软件组件体现,应按《医疗器械软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修订版)》中关于软件组件的相关要求开展相关软件研究。射频美容设备软件通常涉及功能模式选择和能量参数调节,软件失效可能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风险程度应按照中等或以上的安全性级别考虑。
射频美容设备通常不具有网络连接功能,但可能会涉及设备数据和治疗参数的导出,如适用应按照《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修订版)》的要求开展网络安全相关研究。
5、生物学特性研究
应对成品中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部分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射频美容设备预期与患者接触的部件主要是治疗电极和中性电极。
无创治疗方式使用的治疗电极和中性电极预期与患者皮肤短期接触,按照GB/T 16886.1标准的要求,生物相容性评价应至少考虑以下方面的要求:细胞毒性、致敏、皮肤刺激。有创治疗方式的附件(包括点阵和微针电极)预期与破损皮肤或皮下组织接触,生物相容性评价应至少考虑以下方面的要求:细胞毒性、致敏、皮内反应。此外,部分微针电极在使用时需配合特定的保护外壳使用,外壳预期与患者皮肤接触,但因微针电极使用时会刺破皮肤,导致外壳有可能接触到破损皮肤或组织,因此刺激试验参照微针电极考虑皮内反应。
对于手持式设备,设备手柄及治疗电极均为预期与患者皮肤短期接触,生物相容性评价应考虑:细胞毒性、致敏、皮肤刺激。开展生物相容性评价时可以针对设备整体进行考虑,也可以按照不同接触人体部位的手柄、治疗电极分别进行考虑。
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应对最终产品中与患者接触的材料进行评价,不宜对原材料进行评价。如器械不能以整体用于试验时,应选取最终产品中有代表性的部分按比例组合成试验样品。
(2)生物相容性试验应由具有相应资质(GB/T 16886系列标准)的检验机构开展。试验样品应为终产品,如需以灭菌方式使用的附件,生物学试验应对灭菌后产品进行。
(3)如采用符合相关医用材料标准要求的金属材料(如不锈钢)作为治疗电极,应对相应标准成分的材质进行鉴定。需注意,部分治疗电极在金属材料外部可能存在绝缘层或镀层等情况,该部分内容也应纳入评价范围。
6、清洁、消毒、灭菌研究
无创使用的治疗附件通常为重复使用,使用前需进行消毒。应明确推荐的清洗和消毒工艺(方法和参数)、工艺的确定依据并验证。
剥脱或有创方式使用的治疗附件,应当以无菌状态使用。开发人可以结合产品设计和使用情况,确定产品的提供形式,并开展相应的灭菌研究:(1)生产企业灭菌:应当明确灭菌工艺(方法和参数)和无菌保证水平(SAL),并进行灭菌确认。对于经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需明确产品的解析条件和时长。(2)使用者灭菌:应当明确推荐的灭菌工艺(方法和参数)、所推荐灭菌工艺的确定依据并验证;对可耐受两次或多次灭菌的产品,应当开展产品所推荐灭菌工艺耐受性的研究,对其多次灭菌后的功能、安全进行验证。(3)残留毒性:若产品经灭菌后可能产生残留物质,应当对灭菌后的产品进行残留毒性的研究,明确残留物信息及采取的处理方法。对于经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需考虑的残留毒性应包括环氧乙烷和2-氯乙醇。
对于手持式设备,开发人应基于预期使用场景和使用人群,确定合理可行且有效的清洗、消毒方法。明确上述方法的确定依据,并开展可靠性验证以及可行性研究。
以非无菌状态交付,且使用前需灭菌的医疗器械,应当开展证明包装能减少产品受到微生物污染风险的研究,且适用于生产企业规定灭菌方法的研究。
7、稳定性研究
应当开展设备使用稳定性/可靠性研究,证明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产品的性能功能可以满足临床使用要求。可参考《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验证。
对于重复使用的治疗附件,应依据产品需求明确使用期限或重复使用次数,并对重复使用次数进行验证。验证方法应当模拟实际使用情况下的全部操作(包括能量输出、重复处理等),以拟定的使用次数重复进行试验,并对终产品性能进行测试,以确认其可满足预设的使用期限。
对于一次性使用的治疗附件,应明确产品的货架有效期,开展产品货架有效期的验证研究。对于无菌附件,除了证明有效期内产品性能满足要求外还应证明产品无菌满足要求。对于中性电极(通常非无菌形式提供),应开展在有效期内包装可保证微生物限值的验证研究。
对于手持式设备,通常采用可充电内部电源供电方式工作,还应开展电池使用寿命和充放电次数的相关验证研究。
应当开展运输稳定性和包装研究,证明设备在规定的运输条件下,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条件(例如:震动、振动、温度和湿度的波动)不会对医疗器械的特性和性能,包括完整性和清洁度,造成不利影响的研究。
可参考GB/ T 14710标准的要求开展环境试验,产品的工作环境、运输贮存环境应按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
8、动物试验
涉及动物试验的应按照《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的相关要求开展。
9、使用环境研究
使用环境属于产品适用范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取决于产品需求、设计以及所开展的相关验证确认工作。应基于产品的预期用途、操作人员、使用方式、技术特点等内容,结合产品临床使用风险,确定合理的预期使用环境,并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安全有效性验证研究。预期用途应当考虑适应证、应用部位、禁忌等因素,操作人员应当考虑能力、资质、风险判断、紧急情况处置等因素,使用方式应当考虑与环境清洁度、配套设备等的匹配性,技术特点应考虑输出能量、电气安全特征、电磁兼容特性等。针对产品所宣称的预期使用环境,开展相关研究。
综合上述相关因素,结合产品风险考虑,原则上:立式/台式射频美容设备通常设计输出能量较高,可具有多种治疗模式和适用部位,具有较高风险,需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应仅限在专业医疗机构(包含医疗美容门诊)环境下使用;手持式射频美容设备通常输出能量较低,用途相对单一,使用风险相对较小,可由用户自行操作,可在家庭环境使用。
射频美容设备使用环境研究应考虑以下相关因素:
(1)设备形式:立式/台式设备,一般在固定场所使用,使用时对周边配套要求较高;手持式设备一般不固定场所使用,使用时对配套设施无特别要求, 通常应具有重量小、使用便捷、可携带等特点。
(2)使用方式和部位:采用点阵电极和微针电极进行剥脱或有创治疗方式的设备,存在损伤和感染风险,需要额外的医疗护理和处置。用于减脂的设备,通常能量更高、作用深度更大,相对于皮肤治疗具有更高风险,且需要专业医务人员对治疗部位和脂肪厚度进行判断。手持式设备仅限于采用无创方式,用于减轻皱纹或皮肤紧致等用途。
(3)操作人员:医疗机构环境下使用的设备,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家庭环境下使用的设备,用户均为非专业医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缺乏对治疗部位的适用性进行准确判断的能力、对禁忌或其他不适用情形的特殊人群识别能力以及应对常见不良反应和突发意外伤害的能力,因此必须采取足够的手段控制相关风险,优先从产品设计上进行控制;必要时,应在购买和使用前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同时考虑培训实施的可行性,从产品设计、说明书编写等方面控制风险,并充分考虑人员受教育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差异对产品安全有效使用的影响。
(4)电磁兼容特性:在医疗机构环境下使用的设备,通常在门诊或常规治疗室(非手术室环境)使用。应当结合产品预期用途、应用部位、临床需求等考虑对使用环境的要求,特别是基于电磁兼容特性,明确治疗室和周边配套设备的相关要求。注意应区分大型医疗机构和医疗美容门诊机构环境影响因素的差异。在非医疗机构环境下使用的设备,应符合相应环境的电磁兼容要求。
(5)输出能量:手持式设备虽然能量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设备的热累积效应可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对治疗部位烫伤的程度,也不可在家庭环境下使用。
(6)可用性:对于在家庭环境使用的设备,需要根据产品的结构特征、使用时长、周边环境、非使用人员等因素考虑在该环境下使用的风险,开展可用性相关研究。同时还应结合可预见的误操作、非常规使用、超范围使用等情形考虑产品的使用风险,设计必要的安全性机制(如:使用时长限制、接触质量监测等功能)。
10、其他研究
对于一次性使用的治疗附件,应基于产品使用方式和相关风险,开展其不可重复使用的支持性研究。
四、射频美容设备的主要标准
下表列出了射频美容设备所适用的常见标准。如有标准修订或新标准实施,应按照当下现行有效的标准执行。
表2 相关产品标准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GB 9706.1 |
医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
YY 9706.102 |
医用电气设备 第1-2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电磁兼容 要求和试验 |
YY 9706.111 |
医用电气设备 第1-1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在家庭护理环境中使用的医用电气设备和医用电气系统的要求 |
GB 9706.202 |
医用电气设备 第2-2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及高频附件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
GB 9706.203 |
医用电气设备 第2-3部分:短波治疗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
YY/T 1057 |
医用脚踏开关通用技术要求 |
GB/T 16886.1 |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 |
来源:嘉峪检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