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监管召回
嘉峪检测网 2015-10-29 00:15
原标题: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企业 “丧失订单”——广东首发白皮书谋“破壁”
汇率、技术性贸易措施和关税成为出口企业的三大障碍,而受汇率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企业数量,远远大于其它出口障碍。为进一步消除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广东外贸的不利影响,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广东省质监局联合广东省商务厅在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对外首发《广东省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15年)》白皮书,通过调查数据,揭示广东在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中所遭遇的问题,总结应对经验和做法,提出对策,帮助迷茫中的出口企业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白皮书称,一旦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广东出口企业的损失往往主要表现为“丧失订单”。根据质检总局调查数据,2014年我国出口企业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直接损失在755.2亿美元以上,占同期出口额的3.2%,其中,广东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直接损失额约237.30亿美元,全国占比31.4%。
出口企业遇三大障碍
近年来广东企业出口的三大主要障碍为:汇率、技术性贸易措施和关税,其中受汇率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企业数量,远远大于其它出口障碍。广东出口企业一直深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根据质检总局的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4年,广东平均每年有39.9%的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
调查显示,一旦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广东出口企业的损失往往主要表现为“丧失订单”,2014年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丧失订单的企业数为214家。其次是“降级处理”,2014年受到“降级处理”企业数有26家。另外,其它损失形式还包括退回货物、口岸处理。
对于广东出口企业而言,遭受直接损失金额最大的是机电仪器类企业。2014年,广东省机电仪器类企业遭受直接损失金额127.79亿美元,占全省直接损失总额的53.85%。其次为玩具家具类企业和木材纸张非金属类企业,遭受损失额分别为30.74亿美元和23.15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大型机电仪器类企业在2014年遭受的直接损失额约为5.31亿美元,只占广东省七大行业类别大型出口企业直接损失金额的9.86%。而小型机电仪器类企业在2014年遭受直接损失金额122.47亿美元,占了广东省七大行业类别小型出口企业的66.80%,同时也占了2014年全省机电仪器类直接损失总额的95.84%。
企业重复支付高额检测费
白皮书称,目前,由标准与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共同构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成为了一些国家施行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是时下变动最频繁、最难应对的贸易壁垒,我国企业因此蒙受了较大损失。
比如受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影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中国生产的乳品、含乳食品甚至某些不含乳的食品、饲料均列入“自动扣留名单”。据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统计,2014年2月以来,美国通报的中国出口产品“疑似含三聚氰胺”51家132批次产品中,广东的饼干、面包、蛋糕卷、果冻等企业达18家54批次,是被通报最多的省份。
然而,这些被通报的“疑似含有三聚氰胺”中国产品经过多方检测,都不含三聚氰胺。近期,广东省内的大型食品龙头企业反馈,中国含乳制品输美通关时,由中国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三聚氰胺检验合格报告不被美方认可,美方强制要求在美国重检产品,不仅给企业造成支付重复检测高额费用的经济负担,也延长了货物送抵客户的时间,使食品保质期缩短。
多米诺效应其他地区跟进
白皮书称,美国发布的技术法规通报不仅仅会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产品造成直接影响,还会引起其他国家出台类似的强制性要求,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据统计,2014年,WTO成员共提交了2239件TBT(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美国发布的TBT通报占180件,同比增长74%,其中涉及机电仪器类的86件,其次为农食产品和化矿金属类产品,各有35件,其余的有玩具家具11件、纺织鞋帽5件、木材纸张非金属6件以及橡塑皮革3件。
白皮书提醒,2014年超过一半的通报是由中东、南美、中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成员提交。新兴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动态值得关注,如中东是近年来总体通报数量增加最多的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TBT通报近年来也大幅提升。
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方能应对
白皮书称,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和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是帮助企业拓展国际业务获取国际市场入场券最有效的手段。
面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严峻挑战,广东在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同时,建立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2003年6月,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级WTO/TBT应对机构———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建立TBT预警平台,为出口企业发布国际上技术性贸易法规预警信息。
据悉,近年来,广东WTO/TBT中心先后组织和参与了超过200项与广东外贸产业关系密切的国外标准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的通报评议活动;广东WTO/TBT中心还配合省质监局和省商务厅,与省应对技术贸易壁垒协会紧密合作,组织对全省1000多家出口企业开展了知识普及专题培训,引导企业关注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变动情况;近三年,广东WTO/TBT中心通过召开通报评议会,来自广东企业生产一线、相关检验检测机构以及高校研究部门的专家先后提出了138条通报评议意见,其中60%以上的评议意见被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采用。
白皮书还在分析现状、总结经验和做法基础上,提出《欧美重大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案例》等案例参考,开拓政府、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思路,帮助企业掌握应对的方式方法,积极“破壁”。
来源:民营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