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MDx 2022(第八届中国先进分子诊断技术与应用论坛)将于5月20日-21日在上海升级上线
2022/03/04 更新 分类:培训会展 分享
医药研发每天最新资讯汇总
2023/02/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团队20年来专注脊髓损伤修复研究,成功研发了神经再生胶原支架(NeuroRegen Scaffold)。
2023/02/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对于儿科应用范围较广的体外诊断试剂主要为检测新生儿遗传病、儿童特有疾病和儿童成人均可使用的产品。
2024/10/17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通报号: G/SPS/N/IND/101 ICS号: 67 发布日期: 2015-04-16 截至日期: 2015-06-15 通报成员: 印度 目标和理由: 保障食品安全 内容概述: 2014年食品安全标准(污染物、毒素及残留)修订法规草案,详细描
2015/05/27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使用Xevo TQ-S为定量测定动物饲料和青贮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开发一种灵敏的多残留LC-MS/MS方法 Sara Stead 1 , Dominic Roberts 1 , Antonietta Gledhill 1 , Theo de Rijk 2 ,Christof Van Poucke 3 , 和 Sarah De Saeger 3
2015/08/31 更新 分类:其他 分享
贝类中管制和非管制的亲脂性海洋生物毒素常规UPLC/MS/MS定量分析 Arjen Gerssen1、Mirjam D. Klijnstra1、Simon Cubbon2和Antonietta Gledhill2 1瓦格宁根大学食品安全研究所(荷兰瓦格宁根) 2沃特世公司
2015/08/31 更新 分类:其他 分享
2月10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周斌研究组和上海市胸科医院教授何奔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以A Suite of New Dre-recombinase Drivers Markedly Expands the Ability to Perform Intersectional Genetic Targeting为题,在线发表在Cell Stem Cell上。该研究系统建立了双同源重组酶介导的谱系示踪及遗传靶向新技术,并利用新技术发现成体脂肪干细胞(PDGFRa+PDGFRb+细胞)。该研究创建的遗传新
2021/02/2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微生物长期受到外界的影响,遗传性状必然发生某些变异。正是由于变异的存在才使得生物向前进化。然而由于突变的存在,菌种在培养或保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优良生产性状的劣化、遗传标记丢失、典型特征改变等现象,称为菌种衰退。比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由于菌种衰退,导致其新生的菌体芽孢和伴孢晶体都比较小;保藏的沙门氏菌鞭毛抗原丢失,导致H多价血清不凝固等
2021/03/12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分子克隆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某一基因或DNA片段的大量拷贝,从而可以深入分析基因结构与功能,并可达到人为改造细胞及物种个体的遗传性状的目的。
2018/06/05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