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双响应性类生态位水凝胶可实现成胶触发癌症化疗和抗肿瘤转移

    近期,中科院上硅所陈航榕研究员和复旦肿瘤医院宋少莉教授团队在 Bioactive Materials 上联合发表研究文章:双响应性类生态位水凝胶可实现成胶触发癌症化疗和抗肿瘤转移。

    2023/02/13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隔膜对动力电池加热、过充、针刺和外短路测试的影响

    一层薄薄的膜材料,主要作用是将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此外还具有能使电解质离子通过的功能。电池的种类不同,采用的隔膜也不同。对于锂电池系列,由于电解液为有机溶剂体系,因而需要有耐有机溶剂的隔膜材料,目前常用的是高强度、薄膜化的聚烯烃多孔膜,如聚乙烯膜(polyethylene,PE)、聚丙烯膜(Polypropylene,PP)等。

    2020/09/2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高电压NCM正极电解液添加剂老化策略

    提升NCM正极材料的比容量最直接的方法是提高充电截止电压,但是这种方法会导致电解液的氧化,正极界面阻抗增加,电池性能迅速衰退,被称为“rollover failure”。除此之外,所谓的cross-talk现象也会导致NCM正极的老化失效。Cross-talk现象即正极中过度金属的溶出。大量工作集中于寻找合适的电解液添加剂,在正极和负极界面原位形成良好的CEI和SEI,从而避免电解液和正极的直接接

    2021/02/2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一文了解硅基光子芯片制造技术

    本文介绍了硅基光子芯片制造技术。

    2025/01/2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微硅粉中二氧化硅的检测|西安化工检测

    微硅粉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而且杂质里都含有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铝等。微硅粉的含硅量一般都在80-92%。

    2017/10/24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 食品级硅橡胶制品中硅氧烷的来源、风险管理、检测方法与管控方法

    本文就硅氧烷的来源、风险管理和相关测试技术进行介绍,同时给出关于降低硅橡胶中硅氧烷迁移的建议。

    2020/10/1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有机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减顶油中总硅的含量

    本文优化了标准品、稀释剂、雾化室温度等,采用 ICP-AES测定减顶油中游离硅和挥发性有机硅等总硅的含量。

    2024/07/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欧盟REACH修订硅氧烷的限制要求

    2024年5月16日,欧盟在其官方公报上发布REACH法规限制篇修订法规(EU) 2024/1328,对限制篇(REACH法规附件XVII)第70条关于硅氧烷的限制条款进行全面修订。

    2024/05/22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硅通孔(TSV)及玻璃通孔(TGV)技术

    本文介绍了硅通孔(TSV)和玻璃通孔(TGV)相关技术。

    2024/10/1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非晶硅纤维基质生物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分析

    本研究报道了新型无定形二氧化硅纤维基质的合成和表征。通过烧结无定形二氧化硅纤维熔融以制备多孔基质,研究了牺牲聚合物添加剂如聚乙烯醇(PVA)和纤维素纤维(CF)对烧结过程的影响。此基质可以提供组织工程所需要的孔径、孔隙率和降解特性。扩展本文报道的改变基质性质的方法可能导致各种组织工程、植入和药物递送应用。

    2022/09/0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