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API是用于制造药物制剂的活性成分,通常是原料药通过化学合成、半合成以及微生物发酵或天然产物分离获得,经过一个或多个化学单元反应及其操作制成的。原料药的药物合成工艺研究是药物研究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药物研发的基础,是药品质量形成的重要环节。下面来简单介绍以下原料药合成工艺研究中涉及的关键要素。
2022/03/1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活性药物分子(API)大多是酸或碱形式,当游离碱或游离酸的稳定性存在问题时,药物盐型便是优选项,盐型是改善可离子化化合物成药性质的重要策略。这篇内容我们一起了解到底什么是药用盐型,它们对药物有什么影响,以及不同盐型之间有什么区别?
2022/09/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一般来说,合成一种API平均需要工序6个步骤,工艺路线中也常会用到活性中间体,如烷基卤化物、酰氯、芳香胺等。这些活性中间体都有可能产生GTI。因此采取避免的策略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操作。这就要求在整个工艺中使用质量源于设计的策略,深刻理解合成反应机理,合成工艺的制定过程中将GTI产生的风险考虑进去。
2020/09/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药品研发过程中,合成路径上的中间体质量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业内对于中间体的质量控制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用面积归一法定一个纯度检查,这样的做法的结果是经常出现 API 成品炽灼残渣、残留溶剂、钯(假如用到)等超标。这其实是表明我们对整个合成路径的质量研究是有欠缺的,未能达到中间体质量控制的目的。
2021/08/17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