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到限度要求很低(ppm)的方法开发,而常规HPLC达不到要求的时候,怎么办呢?也许LC-MS是个很好的办法,那么怎么进行LC-MS定量方法开发呢?本文总结下日常LC-MS定量方法开发步骤。
1、前处理:寻找合适的稀释剂
找稀释剂,主物质浓度至少1mg/ml能溶解,杂质对照品至少0.1mg/ml浓度能溶解。
情况一:主物质能溶解,杂质不能溶解。
解决方法:需更换稀释剂
情况二:杂质能溶解,主物质不能溶解。
解决方法:找到一个能溶解主物质的稀释剂,然后用能溶解杂质的稀释剂进行二级稀释,过滤取样。
理想情况:找到主物质和杂质均能溶解的稀释剂
关键:主物质需要有溶清过程,杂质需全部溶解
稀释剂后续需考察:是否有溶剂效应,溶液稳定性
2、找目标峰:结合HPLC确认目标峰分子量
先HPLC设置一个匀速洗脱梯度,找到目标峰

根据结构式确认MS分子量并确认基峰,记住MS的分量看精确分子量不是摩尔分子量


3、提取离子流:让目标峰在合适的响应范围内
走一针溶液,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可以有效提升方法开发的效率。
根据限度配制限度浓度的溶液,看看灵敏度是否符合要求。
若MS离子流响应不够,先设置序列表找最优Frag值,然后在这基础上调整其他参数。
4、方法优化:调整梯度让主物质和杂质分离完全
调整梯度


LC可以实现第一步的分离,若LC分离不好,MS可以实现第二步的分离。
该例子,利用LC的方法就解决了分离,在MS中也就自然完全分开了。
确认至此,方法已大致开发好,后期考察溶液稳定性,准确度等相应参数。
实战案例
扫描频率参数,结果大不相同

Scan/Dwell time (ms): 200
Scan/Dwell time (ms): 1000
扫描频率是在质谱仪中进行设置的,不同的扫描频率将通过以不同的速率和精度检测样本中存在的化合物。由于不同频率获得的数据不同,因此结果也会不同。选用特定的扫描模式取决于化合物的类型和目的,因此建议了解每种扫描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