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嘉峪检测网 2025-02-14 17:36
铋作为一种稀有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冶金、化工等领域,比如作为合金的添加剂,用于焊接原材料。我国提炼铋的原料大多来自多金属矿的选矿、副产品冶炼等过程,而电解铜、铅、铋等金属的阳极泥回收贵金属的过程也会产生含有碲、铋的中和渣,该含碲铋渣中铋质量分数为10%~30%,碲质量分数为 1%~5%,铜质量分数为0.2%~1%,铁质量分数为 1%~2%,锡、锑质量分数均小于0.1%。含碲铋渣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在其交易过程中,要求准确测定铋的含量。
常用的铋分析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容量法等。EDTA容量法是测定高含量铋的经典方法,但当碲含量较高时,滴定过程中溶液会呈棕色或棕黑色,难以判断滴定终点。研究人员在处理含碲铋渣样品时,加入了无水亚硫酸钠,可将含碲铋渣样品中碲还原成单质碲,再通过过滤方式分离,从而使滴定终点判定更加明显。
1、试验方法
称取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水润湿样品,再加入盐酸和硝酸,于200℃加热溶解后继续加热至溶液体积约5mL。加入盐酸溶液和无水亚硫酸钠,在(95±5)℃水浴中加热60min,冷却后用定量慢速滤纸过滤,用盐酸溶液洗涤沉淀3~5次,合并至滤液中,用水稀释至100mL。分取25mL置于烧杯中,于 180℃蒸发溶液至约10mL,加入高氯酸,于240℃加热直到浓白烟冒至杯口,冷却至室温,加入硝酸和水,用水冲洗杯壁。于180℃煮沸5min,稍冷后,将溶液转移至锥形瓶,按照EDTA 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方法滴定,并记录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体积,按照公式(1)计算铋的质量分数(wBi,%)。
2、结果与讨论
2.1 含碲量对滴定的影响
YS/T 240.1—2007《铋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铋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中提到,当溶液含碲量大于1mg时,含碲化合物能被抗坏血酸还原成黑色产物,从而影响终点的判断。在12个烧杯中各加入25mL铋标准溶液A,再分别加入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0,1.10,1.20mL碲标准溶液,按照EDTA 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方法滴定,记录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体积并按照公式(1)计算铋的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碲加入量下铋的测定结果
结果显示:当溶液含碲量小于0.40mg时,对滴定无影响;当溶液含碲量为0.40~0.80mg时,EDTA标准滴定溶液消耗体积存在一定波动,说明该范围的含碲量对滴定终点判断有一定影响;当溶液含碲量超过0.80mg时,观察不到终点颜色变化,无法判断滴定终点。
2.2 还原剂用量的选择
取纯碲粉100mg,将无水亚硫酸钠用量分别设置为0.5,1.0,1.5,2.0,2.5,3.0g,按照试验方法处理样品,同时参考文献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定容至100mL的溶液中的碲含量。结果显示:当无水亚硫酸钠用量为0.5,1.0,1.5,2.0g时,碲的测定值分别为35,5.0,0. 30,0. 010 mg;当无水亚硫酸钠用量为2.5,3.0g,未检出碲,说明无水亚硫酸钠用量不小于2.0g时,可将100mg碲基本还原去除。从上述试验可以看出,1.0g无水亚硫酸钠能还原95mg碲,为降低试验成本和基体浓度水平,样品量应尽可能维持在较低水平,而0.2~0.3g样品中碲含量远小于95mg,因此试验选择的无水亚硫酸钠用量为1.0g。
2.3 水浴还原时间的选择
在无水亚硫酸钠还原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浴温度,由于沸水浴还原效果最佳,因此试验控制水温约(95±5)℃。称取纯碲粉100mg,为保证还原剂能完全还原碲粉,选择加入 2.0g无水亚硫酸钠,将水浴还原时间分别设置为30,60,90,120min,按照试验方法处理样品,同时参考文献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定容至100mL的溶液中的碲含量。结果显示:当水浴还原时间为30,60min 时,碲的测定值分别为5.0,0.10mg;当水浴还原时间为90,120min 时,未检出碲,说明水浴还原时间不小于 60min时,100mg碲基本被还原去除。因此,试验选择的水浴还原时间为60min。
2.4 滴定时溶液酸度的控制
滴定过程中,酸度要严格控制在pH 1.5~1.7内,这是由于:溶液的pH大于 2.0时,铋可能发生水解且会出现金属离子的络合干扰;溶液的pH小于1.5时,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后溶液的紫红色较浅,可能导致终点变化不明显。因此,在采用乙酸钠溶液调节溶液酸度时要缓缓加入,并不断用精密pH试纸测量溶液酸度,保证溶液的酸度在pH1.5~1.7内。
2.5 滴定时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
在溶液酸度为pH1.5~1.7时,锌、铅、银、钙、镉不与EDTA发生络合反应,不干扰铋的测定;溶液中Fe3+质量不大于1mg时不影响铋的滴定,超过1mg时可加入0.2g抗坏血酸来掩蔽其干扰;溶液中Cu2+质量不大于0.2mg时不影响铋的滴定,超过0.2mg时会封闭二甲酚橙指示剂,但是可通过加入5mL 饱和硫脲溶液来掩蔽其干扰;含碲铋渣中锡、锑的含量甚微,其对铋测定的干扰可不考虑。
2.6 精密度和回收试验
分别采用本方法和文献方法对高碲铋渣样品1平行测定8次,计算铋测定值及其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所得铋测定值分别为10.35%和10.33%,测定值的RSD分别为0.71%和0.61%,两种方法测定值的 RSD 都较小,符合分析要求。进一步通过F检验法判断两种方法精密度的显著性差异,所得统计量(1.31)小于 90%置信度下的临界值(3.79),说明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按照试验方法测定高碲铋渣样品2~4,各平行测定8次。结果显示,铋的测定值为19.37%,26.59%,33.66%,其RSD分别为0.55%,0.53%,0.52%。以上结果说明,本方法的精密度较好。
称取高碲铋渣样品1~4各0.25g,各加入一定量的铋标准溶液B,使铋的加标量分别达到20,50,60,80mg,按照试验方法测定,并计算回收率。结果显示,4个样品中铋的回收率分别为98.5%,101%,99. 5%,100%,说明方法的准确度较高。
3、试验结论
研究人员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和滴定条件,采用EDTA容量法测定含碲铋渣中铋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无水亚硫酸钠还原碲并过滤能有效分离碲,消除了碲对铋终点观察的干扰;方法的精密度高(测定值的RSD均小于1.0%),准确度好(回收率为98.5%~101%),能满足生产中对高碲铋渣中铋的分析要求。
作者:李立,武明丽
单位:1. 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
2. 自然资源部放射性与稀有稀散矿产重点实验室;
3. 广东省放射性与三稀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来源:《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4年第11期
来源:理化检验化学分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