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检测案例

芯片失效根因之test escape案例分享

嘉峪检测网        2025-04-13 11:11

芯片Test escape(测试逃逸)是指在测试阶段未能有效拦截存在缺陷的芯片,导致其流入市场并引发故障。

 

Test escape常见的失效原因

 

1、测试程序或配置错误

 

测试文件或机台参数设置错误(如BIN分类错误),导致不良品被误判为良品。例如,某案例中晶圆厂因测试文件变更时编辑错误,将BIN11(不良品)归入BIN1(良品)。

 

2、测试覆盖率不足

 

未覆盖关键功能或极端条件(如低温、高温、高压等),导致潜在缺陷未被触发;或未覆盖应用场景,导致参数漂移样品未被检出。

 

典型案例分析

 

故障背景收集:

 

风扇在整机生产测试测试中,在整机低温测试时多台风扇不工作,常温可恢复正常;进一步定位确认为风扇板上的霍尔芯片低温不工作。

 

霍尔芯片具体分析过程:

 

1)芯片原厂初始分析结论:芯片EOS失效,怀疑为ESD导致;并通过故障复现回复说可以复现一样的故障现象。

 

2)内部实验室分析:原厂分析的结果与整机故障表现不符,且内部实验室进行IV测试和开盖均未见明显的异常;同时,对单体进行bench测试,确认在低温时霍尔芯片参数会劣化;对霍尔芯片进行动态热点定位,未发现明显异常的热点。

 

综合上述的分析,推测失效根因——霍尔芯片test escape,参数临界的霍尔芯片未测试拦截逃逸出来到终端客户手上。

 

3)芯片原厂二次分析结论:故障芯片为test escape,根因为下发给晶圆厂的测试文件要求错误,导致某个不良的bin混入到良品。

 

根因确认:CP测试机台变更,下发变更单时编辑错误,BIN11的不良品被归到BIN1的良品中。

 

调查生产记录,从变更后BIN11数量为0,确认根因。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