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近日,国家药监局审核查验中心更新一则关于共线生产的问答,提问内容为“:做共线风险评估并采取对应共线措施后,医美用医疗器械(如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商业化上产)可以和药品(注射剂二期临床,非商业化生产线)共线吗?”,对此国家药监局审核查验中心回答如下“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四十六条第六款规定:药品生产厂房不得用于生产对
2021/12/14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2021年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总量接近2019年的2倍(43 vs. 23)。在适应症方面,主要以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抗过敏药物为主,与2019、2020年相比增加了风湿性疾病及免疫药物、消化系统疾病药物等。然而,针对《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所收载121种疾病的国内临床试验仍较少,需加以重视。
2022/06/08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QC实验室评估出易受影响的5种对照品进行周期1年、开瓶次数15次的稳定性考察。5种对照品稳定性检验考察结果均符合可接受标准,根据对照品稳定性考察结果起草此稳定性考察报告。考察结果均符合可接受标准。此五种对照品的考察结果可支持对照品开瓶后使用期限1年和使用频次15次。
2021/08/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我国医疗器械进入高速发展期,但当下医疗器械行业瞬息万变,企业本身和投资机构都难以准确评估医疗器械产品级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众成数科利用医疗器械大数据优势建立市场数据库,以公开数据结合独家数据,多维度测算细分产品市场规模、客观描绘市场竞争格局、预测未来市场趋势。本报告为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市场测算报告系列第二期:中国生化分析设备市场测算报
2023/02/15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对于初创企业而言,产品从研发设计阶段到走向消费市场,至少应经历设计开发、注册检测、临床试验、注册申报、生产许可申请等漫长的无盈利过程。那么,如何评估产品安全性风险、申报注册周期、投入资金与成本?
2018/01/03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本文基于miRNA方法对微小核糖核酸122(miRNA-122)定量检测的定量下限、标准曲线、回收率、精密度进行评估,并应用该技术对临床肿瘤化疗患者的血浆样本进行了检测和验证。
2019/02/14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实验室模型、动物模型、临床试验数据和计算机模型,共同用于评估医疗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中“模型”指对系统、实体、现象或过程的一种描述或表达形式。
2022/03/0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现行法规中FDA允许在IND阶段提交各种数据的数量和深度有较大的灵活性。FDA对于IND申请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澄清,可帮助加快新药进入临床试验和评估I期研究需要的安全性。
2023/03/09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本文也将阐述一些有趣并有价值的发现,这些发现可能能帮助我们解释临床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给GLP-1药物的研究,无论是大分子还是小分子,提供一些思路。
2023/03/19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长轴PET系统(uEXPLORER,轴向视野1940 mm)是全球首款全身PET扫描仪,以超高灵敏度采集人体全身数据,为临床诊断、质量和评估过程提供高质量、高分辨的PET影像。
2023/10/0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