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磷酸二酯酶(PDEs)具有水解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 cGMP)的功能,从而终结传导的生化作用,含11种亚型。靶向抑制PDEs的药物研发取得非常大的成功,目前超过10个抑制剂批准上市;其中PDE5抑制剂最为成功,但缺乏PDE亚型的选择性,易导致头痛、鼻塞、消化不良等副作用。难实现选择性主要是由于PDEs的活性位点具有高度保守性,发现非活性位点的变构抑制剂有望实现亚型间的选择
2020/08/3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JAK-STAT通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靶向该通路已在牛皮癣、炎症性肠病、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重要进展。靶向JAK的药物研究非常成功,目前FDA已经批准了5个JAK抑制剂上市。Tyk2作为JAK家族成员,参与了IFN-α、IL-6、IL-10和IL-12信号传导。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靶向抑制Tyk2-STAT通路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有效策略。
2021/02/0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PDC作为一种新颖的治疗方式,有可能克服ADC的某些局限性,然而最近melflufen被撤回表明PDC在临床应用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挑战。随着更多创新方法的研究,期望出现更安全、更有效的肿瘤靶向PDC,为难治性癌症患者带来希望。
2021/11/0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的两位研究人员亚诺什-泽姆普兰尼(Janos Zempleni)和郭建涛(Jiantao Guo)成立了一家名为 Minovacca 的初创公司,打算将一种使用"牛奶"的创新型靶向给药系统推向市场。
2025/01/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复杂,药物研发难度大,目前市场治疗药物主要分为批准用药和超说明书用药;当前,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药物作用机制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皮质激素类、抗疟药、细胞毒性药物、细胞因子调节剂、B细胞和T细胞靶向治疗、免疫调节剂等;针对SLE并发症狼疮性肾炎、冠心病等治疗药物也在同步开发中。本文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药物及在研药物的作用机
2021/03/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鼻腔给药药物靶向脑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由阿尔茨海默氏病研究中心的william ll frey博士于1989年首次提出,并获得专利。那么,单单拿出来鼻腔给药这个技术,具有什么优势呢?
2023/11/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近日,美国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评选出了“2021年度十大医疗创新”。本次入选的创新技术/疗法,包括CD20靶向疗法ocrelizumab,用于囊性纤维化的新型药物Trikafta,丙肝泛基因型疗法,PARP抑制剂等多款创新药物。
2020/10/1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介绍了靶向肿瘤微环境的非内吞型ADC。
2023/11/0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综述了化妆品中非法添加激素类化合物的靶向和非靶向检测手段,旨在为化妆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非法添加物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2024/02/2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例举了常见的应用于生物制药行业的技术,并对生物制药行业前沿的设备更新趋势、通过构建动物模型验证疾病机理及其应对措施和药物活性的情况、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技术的应用三方面进行综述,也相应的指出了行业内面临的创新发展问题,以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2023/05/15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