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生物材料,可用于制造拥有类似人体组织结构的仿生皮肤。
2022/12/0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近期,山东大学陈景帝教授团队通过简单物理交联制备了一种具有止血和皮肤伤口修复功能的形状记忆和抗菌壳聚糖冷冻凝胶。
2023/01/1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2020年发布了《选择更新与完整皮肤接触的特定器械的生物相容性评价》指导原则草案,对接触完整皮肤的常规材料的生物学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2023/03/0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中山大学的吴进、北京大学的张海霞、西北工业大学的苑伟政等人提出了一种仿生、超灵敏和多功能的基于水凝胶的电子皮肤(BHES)。
2023/11/0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为更好地指导和规范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的分类界定工作,在国家药监局的指导下,器械标管中心对该类产品的管理属性和类别划分做出如下解读。
2024/03/27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国家药监局消息,飞利浦金科威(深圳)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温度探头/可重复使用的温度探头/温度(TEMP附件),生产产品型号为21075A、21076A、21078A,经内部监控发现食管/直肠/皮肤温度探头的使用说明书(IFU)中包含的与可重复使用探头的清洁和消毒过程相关说明不充分,飞利浦金科威(深圳)实业有限公司决定发起主动召回。
2022/03/31 更新 分类:监管召回 分享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国际指导原则对透皮贴剂Ⅰ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选择、安全性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等常规研究内容进行阐述,以指出透皮贴剂研究中需注意的特别事项。同时对透皮贴剂的作用位置、黏附力评估、皮肤刺激性和致敏性评价、光毒性等特别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以便读者了解其评估过程及评价指标等,以期为同类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2022/07/2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射频美容仪(也称射频治疗仪或射频皮肤治疗仪)是指利用特定频率的射频电流(通常为200k-5MHz左右)或电场(通常为13.56或40.68MHz)等电能作用于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以实现治疗皮肤松弛、减轻皮肤皱纹、收缩毛孔、紧致/提升皮肤组织,或者治疗痤疮、瘢痕,或者减少脂肪(脂肪软化或分解)等作用的产品。
2022/12/1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次公告调整显示,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其管理类别从按照Ⅱ类管理调整为按照Ⅲ类管理。其预期用途描述从原来的“用于面部、体部、颈部等非创伤性浅表治疗”,调整为“用于治疗皮肤松弛,减轻皮肤皱纹,收缩毛孔,紧致、提升皮肤组织,或者治疗痤疮、瘢痕,或者减少脂肪(脂肪软化或分解)等。”
2022/03/31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朱锦团队基于多年的自愈合材料和电子皮肤的研发经验,同时与韩国汉阳大学教授Do Hwan Kim团队、韩国忠南大学教授Kyung Jin Lee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超灵敏且可自修复的离子皮肤。
2023/01/0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