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浙江大学谢志坚团队、唐睿康团队、贺永团队合作联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明胶甲基丙烯酰(GelMA)分层的三维移植物,用于重建颅面骨的自然结构和健康的生物功能重建。
2023/06/0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2015年6月25~26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主办、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承办的3D打印医疗器械审评审批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15/07/09 更新 分类:培训会展 分享
澳大利亚研究机构CSIRO Lab22 增材制造实验室,应临床医生改进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的需求,开发了一种通过选区激光熔化(SLM)3D打印技术制造支架,该支架在设计自由度和可定制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
2020/06/0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我们列举标准化领域的两大权威组织——ASTM International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发布的增材制造标准,并介绍SAE和国内目前正在制定和已发布的标准。
2021/04/20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金属粉末的颗粒形貌、粒径分布和流动性等性能对于增材制造终产品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旨在简要介绍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的制备工艺和粉末的关键性能及其对终产品的影响。
2022/05/0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维民院士/王晓龙研究员团队上发表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共价交联网络和金属配位网络的双交联网络策略来制备刚度可调的弹性水凝胶.
2023/02/0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近期,西南交通大学在Bioactive Materials上联合发表研究性文章:3D打印具有抗菌潜力的三元素掺杂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复合支架用于骨肉瘤治疗和骨再生。
2023/09/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基于直读光谱仪的镍基通用曲线,使用内控标准化样品进行漂移校正,比较了不同类型标准样品和不同校正模式的测定结果,提出了3D打印GH3536合金制件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
2024/07/0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近日,一组增材制造康复应用领域的研究人员,利用患者的干细胞通过3D生物打印技术制造出了眼组织,这使得致盲性疾病机制的研究又前进了一大步。该技术为研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等退行性视网膜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该团队隶属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辖的国家眼科研究所(NEI),研究发表在《Nature Methods》上。
2023/02/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分析了多种先进制造技术,包括挤出成型、3D打印、激光技术以及针织、编织和静电纺丝等新型纺织成型技术。结果表明运用先进制造技术将天然和合成材料通过结构仿生设计,可以获得更好性能的神经导管。
2022/07/2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