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生产品管

错混料目标=0,华为如何控制错混料?

嘉峪检测网        2024-06-28 09:23

Part 1 总体管理要求

 

1、将“错混料目标=0”,作为管理者的KPI。

 

错混料问题,必须定义为重大质量事故进行管理,对违规人员要按重大质量事故进行追责,并全员作为典型案例学习。

 

2、华为错混料管控基线的要求,必须落实到每个相关工序对应的工位作业指导书中。

 

3、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变更或精简错混料管控要求,特别是交付紧急订单或物料返工时。

 

4、必须设置专门的错混料管理负责人。

 

该责任人必须清晰理解华为的基线要求,并准确传达到供应商内部执行,任何与标签相关的异常,必须由流程规定的授权人处理。

 

如异常情况违反流程要求的,必须由错混料负责人进行决策处理,禁止当事员工私自处理。

 

5、错混料管理要求必须纳入相关岗位员工的培训及考核项目中,所有涉及检测、标签或包装的操作,必须由培训上岗的专职人员完成。

 

6、所有生产、测试和包装的各个工序,必须满足“同一时间在同一工位,只能同时放置和操作同一编码物料和标签”的要求,并在每个相关工序生产现场,要有明确标识。

 

同时各个工序的作业区域设计,应满足同一时间只能放置一种物料。

 

7、错混料管控基线要求,需要覆盖公司所有的工厂、代理商、物流公司、仓库及中转仓,必须全部列举并核实。

 

Part 2 订单处理

 

1、订单转化为内部订单,应该实现IT化对接,直接从订单中提取物料编码、型号和PO信息,不允许员工手动录入;

 

2、在IT化未实现之前,订单的物料编码、型号及PO信息通过手动录入或Excel粘贴完成后,必须增加IT系统校验和不同的人员进行复核。

 

Part 3 生产加工过程

 

1、换线清线要求:

 

必须制定清换线SOP,在SOP中必须通过图示明确要清理的具体位置。

 

产线切换不同编码物料生产前必须先清线。

 

生产调试完成后必须按照清线要求将调试样品清理干净后,才能启动正常加工。

 

所有清线完成后必须有确认记录。

 

2、生产工序作业管理系统,必须防止跳工序作业,且应该实现防呆。

 

同时要有工单跟踪每个工位的作业记录,关键工序应该在IT系统中记录并可追溯。

 

Part 4 检测与最小包装

 

1、测试的策划:

 

1)在开发阶段,测试程序的规格判定标准设置,必须由QA复核,确保覆盖并满足华为编码规格书的要求;

 

2)在器件量产阶段,生产过程中设备测试程序,必须要通过扫描工单和物料本体二维码调用完成设定;物料本体无二维码,则扫描周转物料容器如包装袋、托盘上的条码。

 

在无法实现扫描调用的情况下,必须增加QA对程序参数进行复核确认。

 

2、测试到最小包装管理原则:

 

确保按规格测试,并且完成全部工序过程的判定合格产品,立即完成最小包装,保证标签与工单、实物正确,形成最小包装后应立即封存,不允许在其它工位拆封。

 

3、测包一体化的线体:

 

1)最小包装标签必须通过扫描工单打印出来;

 

每个标签要先贴到最小包装上,同时必须先进行扫描工单条码、扫描物料本体二维码、扫描设备条码和最小包装条码等关键信息并确认一致后,测包一体设备才可以运行。

 

物料本体无二维码,则扫描周转物料容器如包装袋、托盘上的条码。

 

当上一个最小包装加工完成或物料用尽,新的最小包装或周转物料容器上线的时候,需要重新执行上述扫描比对动作后,设备才能继续运行。

 

2)如果设备不支持先执行扫描比对后才能运行的要求,则必须在线体上设置标签在线打印机,实现在线打印及标签粘贴,

 

线体各个设备(包括在线打印机)的程序设定,必须扫描工单和物料本体二维码(物料本体无二维码则扫描周转物料容器如包装袋、托盘上的条码)调用完成设定。

 

在线打印机程序,必须设置为完成最小包装规定数量测试后,才能输出打印标签,员工必须立即完成标签粘贴。

 

3)器件本体没有丝印的物料,要求必须实现测试和包装一体化,必须通过测试程序判定是否为合格品。

 

4、测试、包装分离的线体:

 

1)对于器件本体无二维码的场景,要求从终测、终检、标签打印粘贴到最小包装环节,必须实现流水线作业。

 

包装标签必须在线打印,打印完成的标签必须立即张贴,打印机信息必须与工单信息、测试信息关联。

 

2)针对器件本体有二维码的场景,测试合格的器件必须立即封存。

 

从测试合格封存的包装取出的每个器件,必须经过扫描器件本体二维码、最小包装标签,并且与系统的工单信息、检测合格信息、工序完整信息进行比对一致后,才能放入最小包装中。

 

每一个最小包装完成后,都需要扫描物器件本体二维码和最小包装标签一致后,才能封存。

 

Part 5 成品入、出库

 

1、如存在OQC抽检物料,检验完成后,需要放回原包装的情况,必须核对实物和原包装标签信息一致后,才能放回原包装封箱。

 

2、物料入库必须扫描核对包装标签与入库单上的物料编码和型号。

 

针对多扫、错扫、漏扫、重复扫的异常操作,必须实现告警并系统锁定,要经过流程规定的授权人确认,并将异常处理完成后才能解除。

 

3、物料出库必须扫描核对包装标签与拣货单或Packing List上的物料编码、型号。

 

针对多扫、错扫、漏扫、重复扫的异常操作,必须实现告警并系统锁定,要经过流程规定的授权人确认,并将异常处理完成后才能解除。

 

Part 6 出货包装

 

1、针对已实现最小包装和内箱自动包装的线体,必须实现自动生成并粘贴标签、自动扫描比对及自动装箱,并在装箱完成后立即完成封箱。

 

2、针对未实现最小包装和内箱自动包装的线体,必须设置固定的作业工位,内箱或包装袋上的标签,必须通过扫描最小包装标签生成。

 

内箱或包装袋上的标签粘贴完成后,必须与最小包装标签进行扫描比对后封箱,粘贴标签和扫描比对封箱,必须由不同工位、不同人员流水线作业完成。

 

针对多扫、错扫、漏扫、重复扫的异常操作,必须实现告警并系统锁定,要经过流程规定的授权人确认,并将异常处理完成后才能解除。

 

3、外箱上的标签必须通过扫描内箱或包装袋上的标签生成,外箱标签粘贴完成后必须与内箱或包装袋上的标签进行扫描比对,粘贴标签和扫描比对封箱必须由不同工位、不同人员流水线作业完成。

 

针对多扫、错扫、漏扫、重复扫的异常操作必须实现告警并系统锁定,并要经过流程规定的授权人确认,并将异常处理完成后才能解除。

 

4、外箱与ASN标签的信息必须进行扫描比对,粘贴标签和扫描比对封箱必须由不同工位、不同人员流水线作业完成。

 

针对多扫、错扫、漏扫、重复扫的异常操作必须实现告警并系统锁定,并要经过流程规定的授权人确认,并将异常处理完成后才能解除。

 

5、所有封包、封箱的产品不许再拆封,如拆封,必须回到原包装作业线按流程完成。

 

6、针对尾数合单管理:

 

1)不同编码的物料不允许合单。

 

2)如果尾数是采用最小包装存放的,尾数包装上必须有条码化标签,与需要合单的物料的标签扫描比对一致后才能合单。

 

如果尾数数量大于所需要的合单数量,取出完成后剩余物料的包装标签,必须由原尾数标签扫描生成。

 

3)如尾数是散料存放的,合单后的物料必须回到测试和最小包装的工序,进行测试和包装才能出货,不允许精简或跳过测试和包装流程。

 

7、针对标签破损,缺失,包装料箱破损等异常情况

 

1)有重新打印或粘贴标签的操作,必须由流程规定的授权人进行,并进行记录。

 

2)针对最小包装的标签或包装破损,必须回到测试、最小包装作业线体进行实物测试确认后,重新更换包装和标签。

 

针对非最小包装的标签和包装破损,标签或包装更换完成后必须由不同工位、不同人员流水线进行扫描标签比对及封箱。

 

3)异常的标签必须及时回收并销毁,异常标签的信息必须在标签系统上注销。

 

Part 7 中转及运输

 

1、在HUB中转仓如有物料出现标签破损、标签缺失、包装箱破损等异常情况,必须退回工厂,重新按照正常加工流程,到相应的包装产线上更换标签或包装。

 

2、如有特殊情况无法退回工厂,必须向华为SQE进行报备,由质量部门人员与华为SQE共同确认处理办法。不允许绕过质量部门和华为SQE私自处理。

 

3、针对生产异常品及客户退货品,包括标签和包装破损导致的退货,如要进行重新出货,必须重新按正常加工流程,经过测试包装环节及出货包装环节后才能出货。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