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医疗器械变更的基本流程

嘉峪检测网        2024-08-07 08:52

关于医疗器械变更,其实不止有原材料,还有很多很多。

正所谓,
不变是小概率事件;
变才是大概率事件。
本篇聊聊医疗器械变更的基本流程,希望与大家产生共鸣。
变更亦是持续改进的保证,可能发生在医疗器械的全生命周期。
上市前的变更,对医疗器械性能和质量影响较小,涉及的范围也不大,比较容易控制。
下文的变更,是指上市后的变更。
No.1 变更的原因 
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变更的原因有很多。
有的是被动的、有的是主动的。
有的是外因、有的是内因。
如:
市场需求的变化;
客户要求的变化;
强制性标准的变化;
法律法规的要求;
生产成本的要求;
纠正预防措施的需要;
风险管理的需要;
药监局检查后,针对不符合项整改的需求;
日常监视过程中,发现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变化;
上市后再评价的要求;
等等。
No.2 变更的内容 
1). 产品的变更
常见的是,增加型号规格、增加适用范围。
则应该对新增型号差异部分重点研究,必要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
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启动注册变更。
2). 原材料的变更
原料变更的情形比较多,也比较复杂。
详见上一篇“医疗器械原材料变更基本流程”。
3). 生产环节的变更
常见的有:新增生产设备、新增工艺装备、生产设备位置的变更、工艺参数的变更等。
对此,通常需要进行IQ、OQ和PQ的验证。
形成新的操作工艺卡,或者工艺流程图。
4). 检验指标/方法/接受准则的变更
a). 成品检验
因强制标准的升版,检验指标或方法可能会发生变化。
技术部或质检部等应该进行识别,重新制定检验规程。
按照变更后新的检验规程执行。
该过程往往需要注册变更。
b). 过程检验
根据质量控制趋势图,可以适时采用加严或放宽检验。
该过程企业自定。
c). 进货检验
根据供应商的资质水平,可以适时增加或删减进货检验项目。
该过程企业自定。
5). 文件的变更
质量体系的程序文件或者支持性文件也是动态变化的。
伴随着产品或工艺的变更,相应的文件一般也会随着升版。
回收旧版本并盖作废章,发放新的文件。
做好发放记录、变更记录、和新版的培训记录。
6). 重要人员的变更
企业负责人、管理者代表、质量负责人在当地的药监局都有备案。
新任命的管理人员,需具备相应的资质。
并且按规定,及时向所属地药监局报备。
7) 供应商的变更
对供应商的管理,企业需要制定《供应商管理规定》类似的程序文件。
供应商的变更,按此执行。
8). 其他变更
除了上述技术层面的变更。
还存在多非技术类的变更,如:公司名称的变更、公司住所的变更、生产地址的变更、生产环境的变更。
这些需要企业另行制定,并且按规定向国家局或者省局备案登记。
No.3 变更的流程 
识别上述变更后,可以执行如下流程(可选择性或不限):
1). 变更申请的发起
相关部门发起变更申请,填写“变更申请表”,说明变更理由和变更的内容。
2). 变更申请的审评/批准
相关部门对变更内容进行审评,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方可执行变更措施。
3). 变更措施的实施
申请批准后,技术部、生产部或质检部等,执行变更措施。
4). 变更措施的评审/验证/确认
变更措施执行后,需要进行评审或验证或确认。
5). 通知相关方
根据法律法规、公司内部文件、客户要求,及时通知相关方。
涉及变更注册的,启动变更注册程序。
6). 变更的批准
上述所有变更执行后,经授权人批准后正式实施。
7). 变更后再评价
必要时,还应针对变更内容,重点关注和监测:客户反馈信息以及不良事件。

确保变更后的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有效。

医疗器械变更的基本流程

No.4 写在最后 
企业应当制定《变更管理控制程序》,或类似的管理文件。
在该管理文件中,企业可以基于风险的管理的原则,结合自家的实际情况,将变更实行分类管理。
比如一级变更(轻微)、二级变更(一般)、三级变更(重大)……

然后,针对不同级别的变更,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分享到:

来源:医研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