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生产品管

没有工匠精神还谈什么制造业强国!

嘉峪检测网        2015-11-15 23:15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那些耗费体力、进行重复劳动的工匠们,与舞文弄墨的读书人相比较,地位是卑微的,尽管他们创造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物质文明。在古代西方,工匠们的地位和中国大体相似。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之前的手工劳作,工匠一度被认为将会被时代淘汰,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理查德·桑内特的专著《匠人》,为我们重新认识工匠的历史价值及其精神寓意提供了新视角: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尽管很多工作被机器人替代,但是工匠身上所拥有的精益求精、专心敬业的精神品格是代替不了的。

 

 

工匠精神,质量

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匠人也称为工匠,一般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而这些人身上所具备的严谨、专注、敬业精神,被称为工匠精神。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工匠是现代社会之前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工作和劳动,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的生产,工匠逐渐受到了冷落。然而,在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更注重产品的精度和品质,这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在由“匠人”、“匠艺”、“匠艺活动”三部分组成的《匠人》中,曾任纽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的理查德·桑内特跨越了历史时空,用冷峻理性的笔触,梳理了西方历史上匠人的社会地位、劳动生活状况以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从古罗马的制砖工人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匠,从巴黎的印刷社到伦敦的工厂,都是他笔下探讨的对象。据他的考察,可以这么讲,科技越是发达,工匠精神越发重要。当今社会,并不是一味地鼓励人们去当从事手工劳动的工匠,因为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去复返。

笔者要说的是:我们可以不做工匠,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工匠,但是工匠精神值得学习。在高新技术主导工业生产的今天,工匠精神显得尤为宝贵。

工匠精神,质量

工匠精神在中国的缺位

坦白地讲,不少中国人对于工匠心存偏见,甚至有些看不起。而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如果你被称为工匠,这意味着你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只有一个行业内非常专注、做得出类拔萃的人,才能被称为工匠。如果你的面食做得很好,旁人就会称赞你是一个好工匠。工匠会根据气候、温度的因素,结合面粉的实情擀面,然后做出独此一家的面食。

同样,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就是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企业家,他曾说:“企业家要像匠人那样,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除此之外,三菱、日立、新日铁等大型企业,都具备彻底的工匠精神。

有人之所以对工匠心存偏见,认为工匠所从事的劳动,是重复性的,没有创造性可言。实际上,工匠在整个企业的生产流程中扮演关键角色,一切有关生产的设计、蓝图、标准,都依靠工匠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来实现。换句话说,没有技艺精湛工匠的企业,企业发展的目标无从实现。

工匠从事的劳动固然是重复性的,然而好的工匠,在工作中能不断发现新问题,改进生产工艺流程,从而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益。无数事实都表明: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不仅仅是专家和工程师的事情,工匠同样大有可为,央视播出的系列电视片《大国工匠》中则有更直观的表现。

谈及工匠精神,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瑞士手表。手表作为一种高精密的器物,完全是由手工制作完成。而瑞士手表之所以名扬世界,就是因为精准、精确,工艺细致入微,工匠精神在此呈现得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德国的工匠精神也值得我们敬重。德国管理大师赫曼·西蒙在《隐形冠军:21世纪最被低估的竞争优势》曾指出:德国保持所在领域出口世界第一的秘密,就在工匠这群“隐形冠军”身上。

这群“隐形冠军”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有优秀的手工艺传承,具有令人尊敬的工匠精神。德国企业家认为:一个专注的技能操作工人(工匠)和科学家没什么两样。“德国制造”成功的背后,有着庞大的工匠群体以及工匠精神作为动力支撑。德国的工匠精神在多方面都有呈现,如许多家庭主妇煮鸡蛋要用量具精确量出水的容量,煮面条同样要用天平称面条的分量,以此保证精确性。

工匠精神,质量

有媒体统计,截至2012年,全球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长寿企业”为什么能存在,因为他们都在传承着匠人精神。

回顾我国历史,春秋时期,鲁班便发明了木工工具、攻城器械、农业机具、仿生机械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三国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自古以来我们似乎并不缺少“技近乎道”的源流。《增广贤文》言:“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底层人眼里,再多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保证衣食无忧。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民众愿意学手艺,还愿将手艺练得越来越好,工匠精神就这样在无形之中逐渐形成。

可是,在儒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下,“读圣贤书”才是正途,当工匠不能出人头地。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而今天的情况也并不乐观,人们趋之若鹜的是当官、做老板、成为大明星,热衷于创新创业。

另外,在中国教育机构中,依然在崇尚所谓“精英教育”,似乎唯有培养“能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人”才算是成功教育。当下中国对工匠以及工匠精神的理解,从知识精英阶层到普通百姓,都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

 

“制造强国”急需工匠精神

当前,中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这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而言,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得不说,我国企业“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心理和行为尤为明显。有的企业往往为了短期利益,忽略了产品质量。

中国企业界,目前不仅需要大批技术过硬的工匠和技术工人,更需要努力培育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与企业精神中的诚信、担当、创新和坚持,都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工匠精神不仅仅可以帮助企业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还可以使企业实现真正的持续发展。

回首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我国企业发展之路,诸多企业强调经济利益至上的理念。在竭尽全力追求快速盈利的动机下,这些企业当然不可能在产品制造、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方面下硬功夫。

近年来,随着各类企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一些企业慢慢开始重拾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可是也有一些企业家,为了迎合潮流,也为了给自己贴金,经常将自己的企业与大数据、互联网等概念捆绑在一起。大数据、互联网当然是未来企业发展须臾不可少的,问题在于,有些企业本身规模不大,产品质量、产品规模和产品口碑还在“低位运行”,对他们来会所,最根本的,还是扎扎实实苦练内功,在企业管理、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中,大力培育工匠精神。

对此,王石就曾提出这样的忠告:“别在我面前说大数据,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

中国企业培育工匠精神,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议题。在笔者看来,首先是作为教育机构要转换教育思维。当前的各类学校,重视书本理论,忽视动手实践是一大通病。大力加强实践教育,让“心灵手巧”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尤其在职业教育与应用技术教育中要予以体现;其次是企业要有奖励工匠的体制机制。

在一些企业,工程师和管理者、市场营销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要优于工匠和技术工人,这无疑是在戳伤工匠群体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技艺精湛的工匠,应该在企业内部受到应有的重视,多注重从政策上对工匠倾斜,奖励的辛苦付出,对企业发展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工匠和简单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不同,他们的劳动中闪耀着智慧的灵光,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社会各方对他们理应有足够的予人文关怀。只有全社会理解并高度尊重工匠群体存在的意义,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才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大国工匠为何高贡献低薪水?

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在35年里,他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竟然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严谨的工业精神,让人肃然起敬。然而,作为国企的一线工人,精湛技术给老胡带来的仅仅是一摞摞的奖状证书,而不是让人艳羡的收入。一直到一年多前,老胡一家才从住了十几年的30平方米的老房子搬了出来,贷款买了上海宝山区的70平方米的新家。

大国工匠的价值,没有体现在应有的高收入上,这让人感慨。
而与胡双钱的“低薪水、高贡献”相对应的是,国企高管的高薪。动辄百万元的年薪,触痛了公众的神经。前不久,中央下发了被称为“限薪令”的《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全面调降国企高管的薪水。

人才为何重要?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基础,是盈利的前提。在知识、技术与创新越来越密集的今天,人才也越来越重要。在创新与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除了支付较高的薪酬以外,还要提供股权、期权激励,才能留住人才、维持企业的竞争力。

在正常情况下,一家企业的职工,其价值应由稀缺性决定,人才越稀缺,企业要付的薪水就越高。于是我们看到,以经验积累和熟练程度为代表的高级技术工种、知识和管理型人才的工资近年快速上涨。长三角、珠三角,普遍性出现了高级技工匮乏的现象;甚至早在十年前,高精密、数控制造领域的高端人才的年薪就高达二三十万元。

但是,在航空工业,能用手工打造超精密零部件的高级钳工——胡双钱,其工资收入并不高,还长年住在3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这是为什么?不少国企的激励机制存在大问题,不是用市场化的薪酬(包括期权、股权)留住人才,而往往寄托于苍白单薄的“理想”“忠诚”,甚至利用国企的垄断地位“卡住”人才。
 

为什么一些国企会怠慢人才?

一者,不少国企管理者,更关注垄断地位、要素优势,而不是人才本身。
胡双钱留在中国商飞,因为这里有他的“大飞机梦”,这里是全中国唯一能让大工匠们、科技人员们参与大型商用飞机项目的地方。胡双钱只能在这里实现理想,也就不得不忍受较低的工资。对大多数人来说,理想是苍白的,需要直面现实生活。有胡双钱的手艺,他们可以在制造业的其他领域获得远远高于此的薪酬,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也是国企的技术工人和其他人才系统性下海的历史。

所以,国企领导者不要总沾沾自喜于员工的“奉献”精神,仗着国企的行政垄断、自然垄断地位,抱持“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爱做就做,不做走人”的心态,不体恤一线人才的理想和疾苦。

其次,国企管理机制僵化,薪酬不能反映人才的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其对企业的贡献值。

如果国企也像BAT等互联网企业,对人才实施高薪、股权和期权激励,那么政策也往往会异化为个别国企高管及其裙带者的特权,没能落实到真正的人才(特别是一线人才)上。这就是饱受诟病的央企高管畸高薪酬问题的背景。所以,事实上,国企在薪酬激励方面,面临着对一线科技人才加薪、对高管层减薪的两个问题。

人才为创新之本,航空、铁路、基建等领域的大国工匠、研发人员、项目管理人才尤其重要。要落实创新驱动,就要做对人才的激励,薪酬、股权激励就要向真正的人才倾斜。这需要加快国企改革的进程,理顺国企的委托-代理困境,实现人才价值的市场化,而不是单纯用所谓“奉献精神”甚至垄断地位,留住大国工匠。

内容来源:上海证券报/东方早报,嘉峪检测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来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