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GB15811-2001规定了公称外径为0.3~1.2mm的一次使用无菌注射针(以下简称注射针)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等,本标准适用于人体皮内、皮下、肌肉、静脉等注射或抽取药液时用的注射针。
2018/06/22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ALS即肌萎缩侧索硬化,也被称为运动神经元病,由于患者感觉身体像是被冰冻住,也称之为“渐冻人”症。该病是由于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侵袭,患者肌肉逐渐无力以至瘫痪,还会累及说话、吞咽和呼吸功能减退逐渐萎缩无力,最终瘫痪,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2022/04/05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美索巴莫是一种愈创木酚甘油醚的氨基甲酸酯衍生物,为中枢神经系统(CNS)抑制剂,具有镇静和肌肉骨骼松弛作用。美索巴莫对横纹肌的收缩机制、运动终板或神经纤维无直接作用。下面对美索巴莫注射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论述。
2022/11/0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脑机接口技术又称脑机融合感知技术,是一种完成大脑与外界信息交互的新型通信控制系统,用计算机、电级、芯片等外部设备和设备代替神经、肌肉等生理中介结构。
2023/02/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器审中心于2017年成立人工智能工作组研究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监管科学。工作组成员来自器审中心相关审评部门、创新器械审查部门以及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医疗器械注册和检测机构,涵盖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上市前监管的全部环节。
2020/10/2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3月9日人民日报等报道,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表示,中国研制的人工角膜或于2021年6月用于临床,将为中国终末角膜盲患者带去光明。他预计国产人工角膜大概在5000美元,价格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
2021/03/1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吴皓教授领衔团队研发的“国产人工听觉脑干植入系统”实现成果转化签约。据悉,国产中枢人工听觉重建装置已研制成功,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标志着无法通过人工耳蜗重建听力的耳聋患者有望迎来“新声”。
2021/07/19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近年来,人工智能算法不断升级迭代,为医疗行业实现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也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审批标准也在不断细化。本期小编跟大家聊一聊,国内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审批现状。
2022/04/09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近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了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创新医疗器械“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的上市申请,下面嘉峪检测网与您一起来了解一下“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在临床前研发阶段做了哪些实验。
2022/11/1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人工智能医学信息系统软件审评指导体系构建》的要求,由我中心负责起草的《超声影像人工智能诊断软件技术审评指导原则》等11项人工智能医学信息系统软件指导原则(见附件)已经完成制定流程,并通过专家组审定,现予以发布,具体内容见本文。
2022/12/17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