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微生物学实验室的主要设备
2017/04/27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类很重要的分析仪器,无论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化工、医药、环境检测、冶金等现代生产与管理部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都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2017/10/17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发布消息称,该校生物学家研究了深水海绵在被悬浮沉淀物污染水中所面临的困境,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水中沉淀物太多会导致玻璃海绵停止进食,阻止其净化环境。拖网捕鱼可能会影响具有天然水过滤器功能的海绵健康。
2018/07/0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有人认为,IVD仪器涉及高速自动化、精密光学、非标结构、集成电路、流体力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整合,开发难度极高;有人认为,IVD仪器无非是整机厂商问上下游采购核心部件,组装成一个XYZ平台,再加点光学检测,再做个整机验证,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2020/11/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研究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引入到锌基体中并利用激光成形多孔支架,结果发现RGO通过弱化织构激活了更多的位错滑移系,提高了锌支架的韧性,同时通过应力载荷传递效应、细晶强化以及弥散强化增强了力学强度。此外,RGO因其丰富的官能团还改善了支架的生物学性能。
2020/12/0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合成生物学传感器可穿戴、冻干、无细胞,可以嵌入硅橡胶和硅织物等柔性基质中,实现对目标病原体暴露的实时、动态监测。这一技术还能与口罩结合,检测空气中传播的新冠病毒。
2021/07/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对于需要进行临床评价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若通过等同器械的临床数据进行临床评价,需要进行等同性论证。等同性论证是指将适用范围相同的申报产品与对比器械在技术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方面进行比对,证明二者基本等同的过程。
2021/09/2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决策是否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综合考虑产品的适用范围、技术特征、生物学特性、风险程度及已有研究数据(包括临床数据和非临床数据)等方面来确定开展临床试验必要性的过程。需要开展临床试验的,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在境内开展临床试验、全部或同期在境外开展临床试验。
2021/09/2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本文针对主流方法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获取紫杉醇类活性产物的研发动向,探讨采用红豆杉树皮细胞培养、内生真菌发酵生产紫杉醇的技术现状与困境,简要梳理紫杉醇的天然合成途径,讨论采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异源合成紫杉醇及其前体的可能性,为建立绿色、可持续的紫杉醇类活性产物生产路线提供参考。
2021/10/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主要介绍了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涉及的相关标准,决策医疗器械产品开展哪种类型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方法及GB/T 16886.6-201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6部分:植入后局部反应验》简述。
2021/10/2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