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抑菌剂是指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抑菌效力检查法系用于测定无菌及非无菌制剂的抑菌活性,用于指导产品研发阶段制剂中抑菌剂种类和浓度的确定。
2020/12/16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本研究重点概述辅料与药物活性分子之间发生物理、化学作用及相互作用机制,并介绍药物与辅料相容性研究方法进展。
2022/05/2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生物活性物质被安全有效的递送到其相关靶位点是药物开发中的关键一环,纳米颗粒是目前在基因和药物传递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
2023/07/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目前美白产品的种类繁多,功效成分复杂多样,本文总结了这些功效成分的作用机制,为新型化妆品原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2024/10/1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以糖脂、迷迭香叶水、侧柏叶提取物为组合物,采用Box -Behnken Design(BBD)响应面优化法,以马拉色菌抑菌率为衡量指标,得到组合物最佳抑菌配比条件。
2024/11/2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冻干技术在药学研发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生物制品、蛋白质药物和疫苗的制备与保存中。冻干保护剂的选择对于维持药物的稳定性和活性至关重要。
2025/02/1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设计一种具有高导电性和丰富暴露活性位点的硫主体材料以替代导电碳,以获得高的面积和体积容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9/04/0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锂离子电池极片是由三相组成的,包括离子导电相(孔隙内的电解液)、纳米多孔碳胶相(CBD,导电剂和粘结剂在电极制造过程中聚集成纳米多孔相)和活性材料相(AM)。
2023/02/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马骋教授提出了一种关于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新型技术路线,可以大幅提升复合物正极中的活性物质载量,从而更充分地发挥出全固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上的潜力。
2023/03/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总结了几个使用DVS进行药物研发的案例,包括:吸湿性、含湿量、湿度诱导的相变、水合物的形成/丢失、非晶态含量测定、水分含量限度制定。
2023/12/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