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深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概述

    医疗器械产品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鼓励医疗器械研发创新、夯实注册管理基础工作、改革临床评价管理制度、优化审评审批机制、启动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推进监管国际化进程等十一个方面,简要梳理了自2015年以来我国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进展。目前,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发布在即,

    2021/03/14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我国加速推进AI类医疗器械的标准化

    今年是新修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施行的第一年,企业主体责任更加突出,产品的验证与确认活动趋于多元化,业界对标准规范的需求更加强烈。在国家政策与监管科学研究支持下,国内获批上市的医疗器械产品数量持续增加,影响力不断增强,临床转化与推广步伐加快。与此同时,国外医疗器械法规、监管政策与标准化研究处于新的活跃期,将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

    2021/08/04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确定生物仿制药可比性的统计方法

    生物仿制药与任何其他生物制品或原料药一样,都要经过同样严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由于对原研药有较为多的知识积累和扎实的科学理解,因此生物仿制药与原研药的可比性证明会加快和简化生物仿制药的监管要求。仿制药的数据要求是根据具体情况与各国监管机构合作确定的。生物仿制药的可比性是基于风险的,比较的水平和复杂性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风险相称。此外,

    2021/09/1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口腔修复用三维打印金属材料性能评价研究介绍

    三维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口腔修复体等形态复杂、个性化特征强的医疗器械制备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产学研医管等多方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构建三维打印金属材料性能评价体系,推动了三维打印金属材料科研成果向临床的顺利转化。风险精准控制的性能评价体系和监管方式优化对医疗器械新材料等领域科研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监管科学研究,构建医疗器械新材

    2022/04/0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中药标准体系简介与探讨

    随着新修订《药品管理法》的颁布实施,现阶段“四个最严”监管形势对中药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中药材经由几千年的临床使用传承至今,其品种与质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衔接古今的中药标准体系必然需要进一步调和,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满足日益增长的用药需求,服务错综复杂的监管需要。

    2022/04/10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医疗器械GCP|明确各方职责 规范报告流程——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信息处置与报告的思考

      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床试验过程中相关的所有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和器械缺陷,以及临床试验中风险超过可能受益、可能影响受试者安全、可能影响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实施、可能改变伦理委员会同意意见的相关问题或事件。加强对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信息处置与报告,有利于强化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监管法规制度研究,提升医疗器械监管科学水平,完善

    2022/06/19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Science》公布2021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科学》网站公布了2021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评选结果。

    2021/12/19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我国科学家在脑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在97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在脑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绘制了人脑前额叶发育的单细胞图谱并揭示神经干细胞的重要作用。

    2018/04/1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3D打印生物型人工膝关节在国内成功植入!

    3D打印技术是顺应精准医疗发展方向而日渐崛起的高新技术,它能为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疾病判断与治疗手段,并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化的诊疗服务。近年来,在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有力支持以及监管科学的有效推动下,我国3D打印骨科技术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发展前景广阔。

    2021/11/01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体外诊断监管科学研究助力产业发展

    体外诊断产品具有独特性,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一般均作为一类特殊的医疗器械进行管理(注:部分体外诊断产品作为药品管理,如我国对血源筛查类试剂的管理)。与其他医疗器械类产品类似,体外诊断产品涉及很多基础学科,如光学、电学、化学、生物学、免疫学、医学、药学、生物工程、信息学等,这些学科的进步都有可能带动体外诊断产品的创新与更新。

    2022/01/2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