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实验管理

国内的分析仪器行业,为何总是难登巅峰?

嘉峪检测网        2018-04-13 15:12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各类分析仪器市场市场前景看好,再加上“智能制造”概念的提出,各路国产分析仪器厂商纷纷大举进军分析仪器行业,营造出一片繁荣景象。

 

那么,我国分析仪器行业发展得到底如何呢?

 

整体来看,这些年通过各大仪器专项,国内业界在科学和工程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现在政策支持,加上人才引进,大批海外优秀人才回国。这些精英的归国,不但带来了国外先进技术,还为本国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对行业快速发展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不少分析仪器企业也在积极进步。一方面例如天瑞、聚光,普析等大部分厂商通过引进和培养自己的核心人才来谋求发展,另一方面众多国内仪器厂商通过并购海外企业(Advion)来快速达到技术和产品的进步。不论是哪种方式,进步都是喜人的。

 

技术上,整机仪器里的很多关键部件都已经国产化,比如四极杆,射频电源,离子阱,甚至还有各类真空泵和机械泵等等。但是国外的三重串联四极杆能做到上百Hz的MRM而我们国产的做个几十Hz就很吃力;国外的的离子阱MS2能指哪打哪而我们国产的还在纠结质量数漂移的问题。

 

当然我们知道,技术是需要有一个累积的过程。国外仪器企业大多都是有着几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的积累,短时间内就要我们全面赶上或超过人家半个世纪拉开的差距肯定是不现实的。

 

而且从学术上看,我们似乎并没有落后多少。AC、JASMS、IJMS和其他分析仪器主流期刊,几乎每期都有国内团队的文章发表,甚至Angw、PNAS、Science和Nature子刊偶尔也会有那么几篇国内分析仪器团队的文章。

 

不过,虽然学术成果颇丰,但是真正能转移到产业上的却不多。为什么呢?

 

国内转化率低。商业和技术是两码事,即使能造很多样机,但是想产品化还是有很多坑。

 

做个实验没信号我们可以调调其他参数,试试不同条件,甚至有时候头一天没结果什么都不改第二天睡个觉回来发现同样的仪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样品就什么都有了,这样成果能发文章吗?可以,因为是真实的。但是这样的成果能产业化吗?恐怕难。不能产业化,行业发展就是空谈。

 

学者可以只看文章发表情况,但是厂家,要的还是利润。

 

分享到:

来源:化工仪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