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镁材料医疗器械取证流程全分享

嘉峪检测网        2024-07-12 08:10

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镁金属骨科植入物的创新应用。

 

2019年科技部发布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医用金属材料标准及其审评科学基础研究”,旨在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型医用金属材料类医疗器械产品审评指南和评价方法。

 

2020年发布了“可降解镁金属骨科植入物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以此加快医用镁合金相关产品的上市以及应用速度。

 

镁材料在医疗器械领域具有一些显著的临床应用优势:

 

 1.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镁是人体内的常量元素之一,其降解产物对人体无害,可被人体吸收和代谢。

 

 2. 可降解性:随着时间推移,镁会逐渐降解,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器械的需求,减轻患者痛苦和医疗成本。

 

 3. 促进骨愈合:在骨科应用中,镁离子能刺激新骨的形成,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然而,镁材料的医疗器械在临床注册申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

 

 1. 降解速率的控制:镁的降解速率需要精准调控,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影响器械的性能和安全性。这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来支持。 

 

2. 长期安全性评估:由于是可降解材料,需要对其长期在体内的降解过程、代谢途径以及潜在的不良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

 

3. 质量控制标准:确立严格且统一的镁材料质量标准,包括纯度、晶体结构、力学性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4. 临床数据的充分性:需要足够规模和长期的临床试验来证明器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在临床上,镁金属作为可降解材料,主要风险在于降解产物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速率与骨组织修复速度的匹配。需要从下面几方面兼顾临床需求和镁金属风险:

 

材料基础表征:规定材料各元素标称含量及公差范围,控制杂质和合金元素浓度。关注材料显微组织,如晶粒尺度、第二相特性等,评估组织均匀性、稳定性和各向异性,有无缺陷。研究材料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压缩、弯曲和硬度,确定性能指标接受限值。重点考量降解性能,通过体外研究降解产物成分、浓度、pH 等随时间的变化,体外测试不能替代体内实验,建议动物实验设定降解观察指标。

 

产品机械性能:结合临床使用和预期失效模式研究,考量降解损失,如镁骨内固定螺钉的断裂扭转、旋动扭矩等性能,提供最差情况和测试结果可接受的依据。 

 

生物学评价:按标准选择生物学评价路径并实施,进行全项生物学实验,考虑降解产物对试验系统的影响,测定浸提液成分等,提供热原和细菌内毒素试验。 

 

产品的灭菌、包装和有效期:根据镁金属易腐蚀特点选择合适包装,与灭菌方式适应,有效期研究重点考量腐蚀现象。 

 

临床前动物实验:用适当动物模型观察体内降解性能、代谢转归、局部组织反应和骨长入效果。产品定型前用小动物验证,定型后用大动物。根据体外降解试验确定观察期,设置三个时间点。在特定条件下可开展首次人体试验,但要继续完成动物实验。 

 

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影响材料成分和结构,进而影响性能,提供质控资料,关注切削液、清洗液成分,注明关键工艺和过程控制点及标准。 

 

产品风险管理:根据标准列举可降解骨科植入物可能的危险初始事件和环境,如不完整要求、制造过程、运输贮存、清洁灭菌、处置废弃、人为因素等,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说明书和标签:明确能否与其他材料配合使用,对体内有其他金属植入物的患者进行警示。

分享到:

来源:奥咨达医疗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