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性能指标很多,其中安全性指标一般需要通过化学表征来验证。对于非可吸收高分子医疗器械通常需要开展溶出物试验,即采用非特异性评价方法对浸提液进行分析,例如常规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还原物质、酸碱度、紫外吸光度、蒸发残渣等分析方法。
2022/12/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由于医疗器械种类繁多,目前也没有普遍适用的一套用于指导全部医疗器械产品寿命验证的技术标准或指导文件。因此,对于医疗器械有效期的探讨依然是行业内部的热门话题之一。
2019/09/2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我国规定,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注册人需确定产品的使用期限。如何确定医疗器械的使用期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给出了详细的确定方法。
2022/07/20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自《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实施以来,我国加速推进了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临床需求迫切的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同时加快了高端医疗器械进口替代步伐。
2019/07/1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根据《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对有源医疗器械和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进行了相关描述和定义。其中,有源医疗器械可实现对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和治疗等功能,为了在临床使用中维持上述功能,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注册人需确定产品的使用期限。
2022/03/14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技术审评、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均是医疗器械注册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技术审评是基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产品研判过程中产生的证明产品安全有效有关的验证、确认文件进行技术和风险层面的综合评估,评价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提出产品是否可以上市的技术意见;注册环节质量管理体系核查是对研发和生产过程的符合性考核,是对注册申请人保证医疗器械
2021/08/17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无源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技术指标应如何制定?
2022/08/1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医疗器械说明书是指由医疗器械注册人或者备案人制作,随产品提供给用户,涵盖该产品安全有效的基本信息,用以指导正确安装、调试、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的技术文件
2015/02/07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当前,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蓬勃发展,产品安全有效性评价问题已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监管难点,对产品测试方法、网络安全测试方法、测评数据库、监管技术等方面的要求和体系亟待建立。
2020/11/2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刚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发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相关产品临床评价推荐路径(2024年增补)》。
2024/03/1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