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如何编写医疗器械注册说明书

    我国医疗器械法规体系的构建始于2000年《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的实施,经过2014年、2017年的2次修订后,法规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确立。为了方便医疗器械注册人员快速掌握法规文件要点,本文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的有关要求,对医疗器械说明书编写的格式及各项内容的撰写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目

    2021/12/27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药品生产用一次性使用系统风险管控的思考

    一次性使用系统具有方便、安全、快速、经济的特点,已在制药领域广泛应用。本文就一次性使用系统在药品生产应用的适用性、研发设计、相容性研究、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验等相关要求进行了介绍。对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一次性使用系统技术法规,加强风险评估、规范药品生产过程管控和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就未来一次性使用系统发展和应用提出

    2022/03/2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口腔修复用三维打印金属材料性能评价研究介绍

    三维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口腔修复体等形态复杂、个性化特征强的医疗器械制备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产学研医管等多方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构建三维打印金属材料性能评价体系,推动了三维打印金属材料科研成果向临床的顺利转化。风险精准控制的性能评价体系和监管方式优化对医疗器械新材料等领域科研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监管科学研究,构建医疗器械新材

    2022/04/0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微波消解仪的使用技巧

    微波消解通常是指利用微波加热封闭容器中的消解液(各种酸、部分碱液以及盐类)和试样,在高温增压条件下使各种样品快速溶解的湿法消化。目前,微波消解技术广泛地应用于食品、药品、环保、饲料、肥料、卫生检验、地质、化工等各个检验机构中各种试样的消解,特别适用于用原子吸收、ICP-发射光谱仪、原子荧光、ICP-MS等对各种试样中的微量、痕量及超痕量元素的准确测

    2022/04/2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AEC-Q103-002微机电系统压力传感器器件应力测试标准

    早期的MEMS微机电系统是依据AEC-Q100进行检测和验证,该车用芯片的测试标准已经不能满足MEMS快速更新换代的测试需求,AEC汽车电子委员会根据车载MEMS的特性制定出AEC-Q103-002标准,为车用MEMS提供了更专业的指导,对于MEMS做车规级认证也更具合理性。

    2022/04/23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中科院在具有疼痛感知功能的仿生皮肤中取得进展

    在生物系统中,软组织可以通过应变增强有效地调节其机械强度以避免损伤。这些组织结合生物体的体感系统,可以经历从触觉到痛觉的可控感觉阈值转变,从而使得生物体能够主动感知到可能造成伤害的机械刺激,并进一步迅速做出反应,防止危险的发生。因此,在应变机械增强之前,主动保护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感觉系统触发的强烈且快速的疼痛警告。

    2022/05/15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外科植入物用钛合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外科植入物对于钛合金的需求量近几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阶段,对于植入物用钛合金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本文主要从植入物用钛合金弹性模量、损伤容限和钛合金的表面改性技术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植入物用钛合金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我国当前对植入物用钛合金研究、生产现状基于此提出了植入物用钛合金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2022/05/2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浅析体外热原检查法(报告基因法)及其应用

    报告基因法是目前发展的热原检测新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不使用动物、检测热原谱广,可对热原进行定量等优点,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制品热原检测。2021年10月《体外热原检查法(报告基因法)》在中国药典委网站公示,为更好地理解该公示稿内容,推动该方法的实施,本文以HL60­pNL3.2报告基因热原检查法为例,介绍该公示稿框架和内容,对报告基因法在生物制品中

    2022/06/0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如何绘制最合适的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绘制是科研生涯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在组会汇报、论文答辩及课题申报等情况都需要通过技术路线图来展示思路,同时在学习初期,大量阅读文献时也不可或缺的需要通过自己绘制技术路线图来快速理清文献中大量的专业术语和研究思路。

    2022/06/1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医疗器械转化导向的可降解生物材料设计:以软骨修复产品为例

    随着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的跨学科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和临床转化正在快速发展。然而,生物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与其转化产品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本文试图通过数据和发展历史对比创新和转化两种思维模式,结合研究者、企业、法规和临床专家的观点,以期给研究者一个全面和平衡的认识,从而促进创新和转化的融合。

    2022/06/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