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GB/T 16886)是医疗器械安全性评价的基础标准之一,对于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起着重要作用。
2023/04/0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该文介绍了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评价的开展路径和方式,以及对评价结果的接受准则;分析了国内外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评价发展历史和趋势。结果表明,综合利用各种已有信息与选择补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来提供医疗器械生物学风险可接受的科学证据,已成为各监管机构的共识。我国需要通过深入的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评价体系。
2021/07/2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问】当利用已上市同类器械的生物学试验数据进行生物学评价时,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生物相容性风险?
2023/08/2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研究基于可降解锌合金良好的材料学性能,令人满意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理想的成骨活性,进一步选择具备双相成骨活性元素Sr,设计制备了可降解Zn-Sr合金体系。在体外评估Zn-Sr合金良好的成骨活性,并尝试探究了Zn-Sr合金发挥促成骨活性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建立大鼠股骨髁骨缺损模型,于体内验证Zn-Sr合金的骨缺损修复效果。
2021/03/1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药品包装材料与药品相容性的研究是指调查药品包装材料与药品之间是否存在迁移或吸附,从而影响药品质量的相关研究,是药品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保证。
2021/06/17 更新 分类:生产品管 分享
当地时间9月6日和9月7日,FDA发布多篇510K相关指南草案和指南终稿等信息。
2023/09/0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本指南此次修订,增加了2020年指南草案“Select Updates for Biocompatibility of Certain Devices in Contact with Intact Skin”中描述的建议。
2023/09/09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目前,家兔体内致热性试验和体外细菌内毒素试验已作为评价医疗器械及其材料致热性的公认方法。
2023/12/2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根据我国已发布的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以及当前国际通行的技术要求,结合技术审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的若干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总体思路、研究方法、安全性评估及阈值等方面探讨化学药品注射剂可提取物、浸出物杂质评估和控制的一般考虑,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2022/02/2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对硅凝胶瘢痕贴进行生物学评价,为产品临床应用提供安全依据
2019/12/0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