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本文主要来聊一聊血栓抽吸导管的工作原理--“抽吸大法”。
2023/08/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FDA一级召回Python取栓导管、Bard取栓导管和OTW Latis清洗导管。
2020/05/15 更新 分类:监管召回 分享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经审查,批准了雅培Abbott Vascular生产的创新产品“经导管二尖瓣夹及可操控导引导管”注册。
2020/06/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问:神经和心血管介入导管类产品导管座如何进行生物学评价?
2023/02/17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导管鞘组预期用于将导丝、导管等医疗器械插入血管。通常由导管鞘、扩张器组成,包括进入心腔的导管鞘。
2023/12/1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Flow Medical开发一种具有多功能的药物机械导管导向溶栓(PMCDT)导管---Flow Catheter。
2024/12/2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INTRAVASCULAR IMAGING提供一直近近红外荧光技术和血管内超声融合的血管内影像技术---I3 NIRF-IVUS。根据INTRAVASCULAR IMAGING介绍新颖的I3 NIRF-IVUS技术使得超过10%的失败PCI手术可以被避免。I3 NIRF-IVUS已经完成体外临床研究,开始正式临床研究,并启动A轮融资。
2022/07/20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问】经导管三尖瓣夹与同企业经导管二尖瓣夹在产品设计、材料组成、生产工艺等方面相同,经导管三尖瓣夹是否可以引用经导管二尖瓣夹产品研究资料?
2024/04/1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根据国家药监局在2月5日全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部署,2021年将对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含高值医用耗材)进行进一步的监督检查。为帮助相关械企提高在生产环节的合规性,本文整理了相关技术性问题及解析,供大家参考。
2021/05/2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逐渐成为PAD治疗首选,具体治疗方法包括球囊扩张(普通、药涂)、支架植入(裸、覆膜、药涂支架)、腔内减容(斑块旋切、激光消蚀、血栓清除)等。其中腔内减容是目前外周领域发展最为火热的技术,国内外很多公司正在加快部分进入到该赛道。
2023/01/18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