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清华大学冯雪教授《Sci.Adv.》:可以贴在皮肤上的柔性多普勒超声仪

    清华大学的冯雪教授团队研发了一种基于多普勒效应的柔性多普勒超声装置,它可用于连续监测人体深处动脉的绝对血流速度。该设备很薄(1毫米)、重量轻(0.75克)而且容易与皮肤贴合。该装置采用双波束多普勒法,从而避免了多普勒角对测速的影响。在超声模型和人体上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该装置可以准确地测量血液的流速。这种可穿戴的多普勒装置有助于提高血管重建手术后患

    2021/10/29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国内首套,术中磁共振系统获批

    日前,由中加健康研发的MOBINEURO Alita 1.5T术中磁共振系统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审核与510(k)认证,正式获得医学影像类设备的医疗器械上市许可。

    2023/03/26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超声红外热像技术在金属裂纹检测中应用

    当前,各种新型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其结构复杂化和材料多样化使得传统检测手段难以满足检测需求。

    2018/08/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江苏特检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发管道内壁相控阵超声爬行机器人检测系统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人员设计了一套管道超声爬行机器人检测系统。

    2024/12/3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医疗AI监管:定位二、三类医疗器械 路径尚未明朗

    根据2017年9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下称“新《分类目录》”),2018年8月1日起开始施行,其中出现了对诊断功能软件的界定,这意味着医疗AI影像公司有了“持证上岗”要求,不能再停留在医院“免费试用”阶段,对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2018/08/23 更新 分类:监管召回 分享

  • 多巨头入局,医疗器械行业将迈入万亿俱乐部

    《医疗器械市场数据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4425亿元,同比增长20%,超过全球市场增速的4倍。从市场份额来看,医学影像、体外诊断、低值耗材、心血管器械耗材的市场份额靠前。

    2021/01/29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 胶囊内窥镜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其工作原理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

    2022/11/01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 浅谈晶型筛选与盐型筛选

    本文介绍了晶型筛选与盐型筛选

    2022/11/1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金相检验在钢棒相控阵超声波探伤判定中的应用

    研究人员将实际生产检验中出现的探伤不合格相控阵波形与便携式A型超声波探伤信号、酸浸低倍组织、光学显微组织及扫描电镜形貌等分析结果结合起来,建立不合格波形与缺陷的对照数据库及系统的缺陷检验分析流程,这对缺陷的判定、不合格材料的分析及整改预防均有指导意义。

    2022/01/1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如何设计出更好用的家庭医疗保健设备

    全球家用型智能医疗保健设备的市场正在呈爆炸式增长,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被设计出来,使患者可在家中或其他任何地方便捷的使用。

    2019/02/2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