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探究创新药难溶之谜

    难溶性药物“泛滥成灾”,加大了创新药物开发的难度,也严重的限制了新药项目推进的速度,如何对症下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进而提高其在人体的暴露量,并达到一定的生物利用度,这或许正是制剂研发人员正遭遇或者即将面临的问题。

    2021/03/3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如何“看见”药物制造过程中的晶型转变

    药物的制作过程很容易导致晶型转变,不同晶型的转变会强烈影响其在体内的溶解和吸收,进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疗效以及产生副作用。在线监测仪器(PAT),能够及时产生详细、有意义的检测结果,这些结果可同时被反馈到过程的控制台,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始终被很好的掌控。

    2021/06/2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片剂崩解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解决

    片剂若在胃肠液中不崩解或需要较长时间才崩解,就显示出主药有效性不好或至少是疗效开始有一个不当的迟延。所以中国药典对每一种片剂都规定了崩解时限,并以此来衡量片剂在体外的生物利用度。本文对片剂崩解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解决进行了讲解。

    2021/08/0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口溶膜剂的优势与特点

    口腔薄膜(oral thin films,OTF)是一种新型的药物传递方式,具有给药灵活高和患者用药顺应性高等优点。将药物负载于口溶膜中,服用后药物在口腔内崩解,药物通过口腔粘膜或胃肠道吸收,可使药物迅速起效,并可减轻或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022/06/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如何应对难溶性药物溶出研究

    溶出度检查系指检查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普通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在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制剂中也称释放度检查,通过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过程,从而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疗效进行评价,是评价药物固体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2022/07/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药物多晶型转化关系研究与控制

    药物晶型可显著影响药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提升药物质量安全的主要任务和重点技术。药物晶型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其在体内的溶出和吸收,进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因此了解影响药物晶型稳定性的因素,掌握提高药物晶型稳定性的方法十分必要。

    2023/03/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一种新型骨靶向给药系统,有效解决骨感染的局部治疗问题

    近期,西南交通大学医学院报道了一种新型骨靶向给药系统Asp6-β-CD@NFX,负载疏水性药物诺氟沙星后,能有效提高其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并有效解决骨感染的局部治疗问题

    2023/03/16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口服固体制剂工艺中的原料药粉碎

    在口服固体制剂的生产工艺中,原料药粉碎往往是极为关键的单元操作。一方面,原料药的粒径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对于难溶性口服固体制剂而言,原料药的粒径越小,溶出越快,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可能随之改善。此外,原料药粒径对粉末的流动性、混合过程和粉末的分层有重要影响,而这些因素对生产工艺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口服固体制剂的生产中,往往需要对

    2020/11/3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药物共晶制备技术和共晶生产工艺

    共晶为单一相结晶性化合物,由两种或多种分子以一定化学计量比通过非共价键结合而成。与原料药相比,共晶在溶解度、溶出速率、生物利用度以及稳定性等方面存在优势,从而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共晶开发过程中面临制备方法与筛选方法的匮乏以及批生产风险性高等问题。因此本文就药物共晶制备技术与筛选方法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结合QbD理念,强调PAT技术对于过程控制的

    2021/02/1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药品研发中如何全面考虑多晶型问题及其关注要点

    多晶型现象在固体化学药品研发过程中比较常见,不同的表观溶解度可使制剂有不同的溶出度,并可能导致生物利用度的不同;不同的光学和机械性质、密度等可能影响制剂的制备工艺;不同的化学反应性可导致药品稳定性的差异。并据此强调,在药品研发中,应全面考虑药品的多晶型问题。药物多晶型是药品研发中的常见现象,是影响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2021/03/0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